谁能想到,五年前说起华为和汽车能有什么交集,不少人皱眉,手机厉害,通信顶流,汽车制造还真没见过能直接跨界打成这样。结果一看,长安和赛力斯这俩狠人,和华为一合体,直接被揍成了世界五百强,这种剧情,放在美剧那都得拍好几季。但是我要说,这一步真的挺自然,也挺必然。你只要稍微懂点华为的套路就知道,这家伙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咱今天不聊玄学,光说事实,拆开讲讲华为入局汽车,这场“打怪升级”到底怎么打出来的。
先看华为本体,老实讲,ICT领域放眼全球,能稳稳坐头把交椅,除了华为,好像没人敢拍胸脯。以前提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一提都是老大,但都被华为干下来了。技术能打,管理狠,文化还拼命,三线扎根都见怪不怪了。芯片,那更是最能看出含金量的地儿。美国那一拨七巨头,英伟达、英特尔、高通、博通等,哪个不硬?现在各种贸易壁垒,芯片战线,华为愣是能和他们还能扯着袖子打,真不是吹。今年9月,英伟达被咱们反垄断,商务部那边直接把美国模拟芯片和半导体点名了,没人能置身事外。但偏偏华为自己能把这些玩意做出来,昇腾、麒麟都憋出来了。换了别人这活?真干不下来。
再说强大,是花了多少钱堆的吗?没错,钱是真砸,但砸钱的人多,能把备胎计划做成全世界唯一反杀局的,也只有华为。老美七巨头要真能扛制裁,也不会每次都停产减产扯皮。芯片断供,备胎顶上,硬是扛出了一条新路,现在很多领域别人慌,华为反而稳,计划这个词,背后得是巨大的组织力和决死心态。
技术上有内容,否则全世界5G怎么轮到咱家来收专利费?5.5G、AI、自动驾驶、昇腾384、鸿蒙、ADS 4,哪个不是绕指柔—别人绕不过去的技术门槛。人工智能,某些人觉得啥都是ChatGPT、Stable Diffusion,其实工业界才是真正大费周章,AI芯片拼的是全产业链,英伟达特斯拉芯片不靠台积电三星就废掉,华为昇腾能自给,韧性多高。去年手机出2.4亿台,拿第一,苹果才1.95亿台,吹不吹?
别以为只会打基础架构。新业务快过美剧剧情了,用来“打辅助”的汽车版块,自己就能全场Carry。自动驾驶系统鸿蒙座舱ADS 4,算力、智能算法、用户体验,不比Waymo、特斯拉差,有些地方反而是行业标杆。AI、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网络架构,软件硬件都会整,手机、汽车、半导体、通信,哪条线拉出来都能跟西方巨头叫板。分布式协同在整个华为集团实现了,平台能力很难比。
眼前的故事就很戏剧性。长安原来是央企二级单位,造车有底子,但新能源和智能化这块想追一汽、东风,真不算快,一嘴“老国企味儿”,东风还和长安搞过合并,结果反被反卷。谁也没想出来,长安这步棋下出了大王炸,被华为带起来,摇身一变,新长安直接成了国资委监管的第100家央企,央企排行榜第73位,把同档对手远远甩后头。再瞅赛力斯,原先还是小康股份,2020营收百亿出头,新能源趋势还没抓牢,转型干得那叫一个挣扎。现在呢?2024新能源车销量42万,营收1450亿,利润分红都发花眼,直接站到了中国主机厂市值第二名的位置上,硬刚那些传统巨头还真有点以少胜多的味道。入围创新百强第73名,这种数据堆起来,全靠研发砸真金白银出来的。
那数据放一串,全是硬货。新长安上半年销量135万辆,新能源增长49%,海外增长5%,目标2030卖500万辆,新能源占比60%+,海外占比30%,只要动一动脑子就觉得这个局不是靠嘴皮子聊出来的,背后全是生态和工业体系。要说哪家公司能带起来?真的没几家。
赛力斯要不是有华为这拉力,百亿企业变千亿企业很难。问界销量攀到100万辆,营收破3000亿,利润再上两个台阶,完全不是梦。谁见过本来只有一二百亿体量的公司,和华为“同桌吃饭”,扔进去AI、智能驾驶、车联网、国内外渠道,数据直线上升,这和传统的JV(合资)样子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合资一般老美占主控权,这合伙连名字都变成了中国的。
新长安进世界五百强。国资委直接发红头文件,同年7月直接入列央企第73家,这种待遇全国没几家比得了。以前说一句“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长安自己就是“树”,底气直接到天花板。同样,赛力斯进创新百强,坐到了第73位,这个创新是靠AI、智能网联、核心三电自主打拼,横扫绝大部分民企和国企。行业细分,汽车、半导体、通信装备等全覆盖,华为名列五年第一。这种榜单体系,只有拥有真实专利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才能入席,千亿营收加持才有话语权。这说明中国创新分层结构已经站稳,华为这样的平台型科技企业带动产业升级能力全世界罕见。
很多人都说,重庆市得感谢华为,要不是徐直军、余承东这些脑袋开挂的狠人,赛力斯、长安都难爬到这地位。再看看广汽,体面退出主桌,北汽上汽合了一阵都没实质进展,最终第一个吃螃蟹的还是赛力斯、长安。其实川建国也是神助攻,2019年把华为“往死里咬”,结果华为反而被逼开辟了新战场。车BU从文件里批下来,立刻招兵买马。假如华为不被逼急了,可能还真没现在这么快入局汽车。
要是真没华为,就新长安、赛力斯这劲头,最多搞搞新能源,真正做五百强梦还是心里没底。现在睡觉都偷着乐,张兴海那压力咱外人也能想象,年年交卷都不亏。和北汽、广汽一样最早签战略框架,只有长安和小康始终没下桌,同行早就换了几轮牌局,主机厂谁火谁上,结果最后成了这俩“独苗”。华为入局带的变化,不就是产业链升级和格局重塑吗?车企和技术巨头紧密绑定,和老美那种市值幻想截然不同,真金白银走量走利润,谁敢再说中国新能源只能“组装”?
华为、新长安、赛力斯三角合体,掌握产研销、智能算力、全球化通路,直接给中国汽车领域立了个新标杆。创新榜、新能源、智能化、海外业务、政策资源,产业升级滚雪球一样扩大,站在风口上的不是PPT,是活生生的数据和工厂流水线。这才是中国大企业搏杀出来的路,不靠牌坊靠本事。
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科技创新与自主发展的正能量,构建公开、透明、进取的产业生态。如有不当或侵权内容,欢迎大家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一定会认真核实并予以处理。写文不易,留言点赞多多鼓励,关注一下,大家一起做明白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