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深夜致歉背后:小米汽车的“长跑”考题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就SU7 Ultra“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两次致歉,承诺免费更换配件。

这场从技术讨论演化为信任危机的风波,撕开了新势力造车的“流量滤镜”。

小米汽车深夜致歉背后:小米汽车的“长跑”考题-有驾

技术术语与用户预期错位

SU7 Ultra用户实测发现“双风道”仅为普通开孔结构,而“限制马力”被质疑性能缩水。小米承认传播话术“不够严谨”,但强调设计符合工程逻辑。消费者却认为“货不对板”,折射出车企技术包装与用户朴素认知的鸿沟。

流量狂欢后的品控大考

两次致歉虽展现响应速度,但“全系标配碳纤维”等宣传是否过度包装仍存疑。雷军“人生最后一战”的悲情叙事曾为小米汽车拉满情怀分,如今品控与售后正成为真正的试金石。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耐力赛阶段,参数营销的光环终要让位于质量信任。

小米汽车深夜致歉背后:小米汽车的“长跑”考题-有驾

新势力车企的互联网基因成就了流量神话,但汽车作为关乎生命安全的高价消费品,容错率远低于手机。

此次事件或成行业分水岭——当用户从“为信仰充值”转向“用脚投票”,唯有敬畏之心能守住生存底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