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献出灵魂,华为操刀“夺舍”,BBA和新势力谁会先失眠?

汽车圈的魔幻,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下场陪你卷的,到底是什么物种。前一秒还在聊三缸抖不抖,后一秒人家已经开始讨论AI大模型上车了;前一秒还在为谁是“杂牌”吵得面红耳赤,后一秒,一个你以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巨头,就带着全家桶直接杀进了决赛圈。

最近这个巨头,是华为。当然,华为在汽车圈里“勾三搭四”已经不是新闻了,但这次跟广汽的合作,味道有点不一样。广汽和华为联合搞的新品牌,叫“启境”,听着就一股子赛博朋克加玄学的味道。这名字谁起的?任正非。

魔幻不?广汽董事长冯兴亚,专程跑去拜访任老爷子,老爷子听完需求,说你们要搞年轻、科技,那不如叫“启境”,开启新境界。冯董一听,妙啊,当场拍板。你品,你细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和甲方的关系了,这更像是一个家族产业,老爷子给嫡长孙赐名,充满了期许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背后传递的信号是,华为这次不是来打酱油的,是来当“教父”的。

广汽献出灵魂,华为操刀“夺舍”,BBA和新势力谁会先失眠?-有驾

然后你看第二个魔幻操作。这个“启境”的首款车,造型设计搞定了,广汽那边很兴奋,到处说“连徐直军徐董都非常喜欢”。还专门配了张徐直军看车模的照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徐直军是谁?华为轮值董事长,体验过的好车比很多人吃过的饭都多。让他“喜欢”,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强的背书。

这事儿的本质不是说徐董的审美有多牛,而是广汽在疯狂暗示市场:看见没?我这车,从里到外,从软件到硬件,甚至连长相,都是经过华为最高层“盖章认证”的。这不是我们广汽自己闭门造车,这是华为的亲儿子,虽然姓广。这种营销叙事,直接把产品的信任状拉满了。毕竟,在今天的消费者认知里,华为两个字,约等于“靠谱”和“遥遥领先”。

广汽献出灵魂,华为操刀“夺舍”,BBA和新势力谁会先失眠?-有驾

最核心的,也是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合作模式。以前华为跟车企合作,更像是技术集成商,你需要我的智能座舱,我卖你一套;你需要我的智能驾驶,我再卖你一套。大家是项目制合作,一单一谈,跟去菜市场买菜差不多,只不过买的是高科技的“白菜”。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华为的技术再牛,也得看车企这个“厨子”的水平。厨子手艺不行,再好的食材也可能给你做成一盘黑暗料理,最后砸的是华为的招牌。

但这次和广汽的“启境”,玩法彻底变了。华为直接把他们内部奉为圭臬的两大“心法秘籍”——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营销服)——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启境汽车。这是什么概念?

IPD,说白了就是华为从一个想法诞生,到把它变成一个能打的产品,再到推向市场的全套研发管理体系。它规定了谁来决策、流程怎么走、钱怎么花、风险怎么控。IPMS,则是从产品定义开始,就把营销、销售、服务全部整合进来的一套打法。这套东西,是华为过去三十年在通信、在手机领域,从血海里杀出来的生存法则和胜利密码。

现在,华为把这套“灵魂”直接注入了广-汽这个“躯体”里。华为派了几百号人的团队常驻广汽,华为车BU的老大靳玉志每个月飞广州一两次,亲自盯项目。这不是技术赋能,这是“夺舍重生”。广汽提供它最擅长的东西:成熟的供应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遍布全国的渠道。而产品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性格”和“卖相”,都由华为来主导定义。

广汽等于说,大哥,我这身子骨不错,能打能抗,但脑子不太灵光,追不上新时代了。您来,您来当我的脑子,咱俩合体,一起去打天下。

这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对广汽来说,这是一次豪赌,也是一次捷径。传统车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最难的不是造车,而是转变思维。让一个习惯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思维的庞然大物,去理解“算力、算法、数据”的新三样,比登天还难。自己从零开始搞,又慢又容易掉坑。现在直接把最强外脑请进来,等于坐上了火箭。代价是,你可能要让渡一部分“灵魂”的控制权。但为了在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这点代价,值。

对华为来说,这是它“不造车”战略的终极形态。当一个纯粹的供应商,利润薄,话语权弱,还容易背锅。自己下场造车,资产太重,风险太大,还会跟所有客户成为敌人。现在这种“深度绑定、灵魂注入”的模式,堪称完美。它既能最完整、最深度地展示自己的全栈技术能力,又能分享到整车销售的巨大利润,同时还把制造这个最苦最累的活甩给了伙伴。你看,启境汽车的CEO,是广汽体系内出来的刘嘉铭,一个主导过汉兰达、凯美-瑞这些爆款的老将。华为出“思想”,广汽出“将领”,完美互补。

那么,市场要慌了吗?尤其是那些新势力和传统豪华品牌。

我看是必然的。过去,“蔚小理”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比特-斯拉更懂中国人的智能化体验,比传统车企更快的迭代速度和更直接的用户沟通。但现在,一个“华为inside”的怪物即将诞生。论智能化,谁敢说自己比华为的全家桶更强?论用户沟通和营销,华为卖手机的那套打法,已经被证明是降维打击。

再看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它们最大的依仗是品牌光环和机械素质。但在电动化时代,机械素质的差异正在被无限拉平,而品牌光环,在“科技平权”的浪潮下,也正在被快速祛魅。当一款车,挂着广汽的标,却拥有华为的“魂”,设计被徐直军认可,品牌由任正非定名,卖个三四十万,你说那些还在纠结“祖传豪华”的消费者,会不会动摇?

所以,“启境”的成败,已经不只是一款车或一个品牌的事了。它更像一个行业实验,在验证一个终极问题:当最强的科技基因,与最强的制造基因真正实现“合体”,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广汽献出灵魂,华为操刀“夺舍”,BBA和新势力谁会先失眠?-有驾

2026年6月,这个答案就会揭晓。但在此之前,整个高端新能源市场,恐怕都要彻夜难眠了。因为一个手握屠龙之技的玩家,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副铠甲。当一个制造业巨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一个科技巨头,你说,谁该睡不着觉?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