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现在这个新能源物流发展,我是真觉得变化太快了。这不,咱们看到华为搞兆瓦超充峰会,还直接把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落成在四川北川,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要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我就一句话:新能源物流走到了拐点,电动重卡马上就要大规模爆发了,超充技术是“临门一脚”。
咱们先说说为啥北川这个地方能搭上“快车”。大家都知道,北川矿产资源多,物流需求大,以前这些大车都是烧油的,烧的都是钱,还污染。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双碳目标摆在那里,谁要是不走绿色低碳,谁就得掉队。绵阳市政府也特别上心,要把那边搞成物流园区,做成川西北的现代物流大本营,建成绿色运输大动脉。华为和合作伙伴一瞅,这里需求大、基础设施跟得上,就决定在那里建这个站。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听这名字就硬核,实际意义更大。
说实话,过去一提到电动重卡,不少人连摇头,都怕“车一多,充电站跟不上,车不是趴窝就是排大队等充电”;再一个,“充电慢、兼容差、扩容难”,这是行业公认的三大老大难问题。华为这次直接用兆瓦超充技术上了台阶,什么“充五分钟,跑一百公里”,这效率那简直就赶上烧油的节奏了,还比之前的一堆老方案翻了好几倍的速度。你算算,原来一天充三回电得花三个小时,直接就浪费运力,司机都急火攻心;现在呢,充电只需要十来分钟,对司机和企业来说都是大好事。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东西是不是噱头,实际费用省不省钱?我告诉你,重卡每公里能耗省下1.5元,一年累计能省15万,三年光省的钱就够买辆车了。你看,这账大家一合计,谁还不愿意切到电动重卡,尤其是那种车一多、活儿紧张的大型物流公司?
再说说华为主导的这个“车、桩、网”协同方案,其实核心就在给充电带来技术升级。人家不仅充电桩搞得牛,还把光伏储能和微电网带进来了。你跑电动的大车,最大的顾虑是电力突发需求时对电网的冲击。华为的方案能实现“站网两用”,有需求时用电网,电力紧张时用自己的微电网和储能。还能把没用的电回卖给电网,用VPP虚拟电厂技术调节,平时光伏多、用电需求低时还能挣钱。这思路我觉得特别先进,不光绿色、安全,还能优化供需,让能源利用率提得更高。
更值一提的是,徐工、华为牵头,就把上下游产业线全动员起来了。比如说造重卡的、做电池的、搞充电桩的,大家都注意到市场真起来了,于是集体创新,现在连300~600度电的电池规格都出来了。矿区、超长途都能用上不同的专用电池,一线物流的需求全满足。这个合作方式,把以往孤军奋战变成分工协作,最后的结果就是“产品多、效率高、场景丰富”,有点像数码手机行业搞生态链扩展一样。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也是这行业过去很头疼的,就是资金投入问题。那个超充站投资就要1.5个亿,设计容量100MW、能同时服务几百辆大车,这资金压力谁都不是小数目。可金融机构现在也看准这个风口,像浙银金融租赁主动跟进,为重卡、充电桩、储能设备搞融资租赁。还通过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做全链路的数据风控,让钱花得更“长效”,建站和运营都能分期负担,这种创新金融模式,实际上让更多企业敢投、敢干了。
咱们还得提一下,像中原宏达、华体照明这种本土企业,也都参与进了这个完整的产业升级。中原宏达计划三年内跟华为一起从“北川一张网”做到“全国一百站”,全国物流电动化的铺设节奏就动起来了。华体照明则搞专业的场站设计、数字化管理运营、产品定制,甚至帮忙牵线做产业金融服务,这样一来,从建站、运维到管理再到盈利,形成了闭环。
但说到底,这一切还要感谢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家政策不断加码,地方政府响应,重卡新能源的补贴、支撑和规划层层下达。市场端需求更不用说,整个中国货运大军里重卡就占了3%,可是烧掉全国半数以上的柴油油耗,这要是一转向电动,经济账、生态账一下全划算了。
有个很值得大家注意的数字,就是现在电动重卡新车月渗透率已经到26%,你可以想象,尤其在运输量大、场站密集的重点地区,只要充电速度和续航搞定,这渗透率很快就能破半,到那时候就是传统物流企业的大换血。
这次北川的超充站上马后,每天能服务700辆重卡,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运营方也不怕饱和,反而希望来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充电补能能力大幅提升,整个站点的运营效率比老模式高了至少15%。而且超充站能用光伏自发电,一天能产五千度绿电,每年能少排4.5万吨二氧化碳,这一下子,生态账本和经济账本全打平。
你看这次峰会上,从技术、产业链、政策到金融、运营,全链路的合作都在推进。各方签约合作,标准化、网络化、规模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全国复制推广。不光北川,全国的矿区、大型物流中心、高速物流干线,很快都能用上华为兆瓦超充技术+生态合作网络,那就是真正的产业革命。
最后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谁还指望靠补贴“硬顶”,谁就只能追在后面跑。现在新能源物流就是典型的“市场和政策双推动”,不是哪个单一技术公司能走下去,而是靠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金融护航,才能长久。华为搞出这个“兆瓦超充一张网”,让技术通了、产业通了、资金通了、车企和物流公司找到了升级挣钱的路,重卡电动化的高速通道就彻底打通了。以后咱路上看到的货运大车越来越多都是电动的,到时候大家也能真正体会到“充电5分钟,跑百公里”的变革魅力。
一句话总结——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科技创新带给产业升级的力量。物流“全电化”,最终受益的,是车主、运输企业,更是咱们整个社会。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