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曝光的新款,外观一眼看上去就不是之前那个”买菜车”的样子咧,前脸变得凶多了,那个进气格栅面积大得我都有点认不出来。你猜咋地?内饰也跟着往豪华路线走,中控屏幕尺寸直接拉到十几寸,座椅缝线工艺瞅着都精致不少。动力方面还是那套1.8L 混合动力,这配置在卡罗拉上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
先说外观吧,这次改款真是下血本了。前大灯组造型变得更锐利,LED 日间行车灯带状设计一直延伸到雾灯区域,晚上点亮以后辨识度贼高。车身侧面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贯穿到尾灯,这种连贯性让整车看起来修长不少——虽然实际尺寸可能也就加了几十毫米。尾部最大的变化是贯穿式尾灯,这设计现在确实流行,但丰田总算舍得用了。漆面摸上去手感挺细腻,钣金接缝也控制得不错,这方面日系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内饰这块儿变化更明显。中控台那块大屏幕,目测得有 12.3 英寸往上,UI 界面也重新设计过,操作逻辑比老款顺手多了。方向盘握感还行,真皮包裹缝线工整,但塑料感还是有点重——毕竟这价位你也不能要求太多。空调出风口改成了隐藏式设计,看着是精致了,就是不知道后期清理灰尘方不方便。座椅坐上去支撑性中规中矩,填充物软硬适中,开长途应该不会太累。仪表盘也换成全液晶的了,显示信息够丰富,就是阳光直射的时候有点反光。
动力系统还是那套1.8L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电动机的组合,系统综合功率大概在一百二三十马力左右。这套混动技术丰田用了十几年了,稳定性没得说,油耗表现也确实省——市区工况下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四升多一点,高速上可能五升出头。E-CVT 变速箱平顺性一如既往的好,踩油门响应也够快,就是想激烈驾驶的话动力储备有点不够用。零百加速时间大概在十秒左右,这性能放今天看确实不算快,但日常代步完全够用了。
忒实在地说,这套混动系统最大的优势还是省油和耐用。电池质保政策一般都给到八年或者二十万公里,后期维护成本也不高——毕竟丰田的混动技术已经经过无数车主验证过了。动能回收力度可以调节,拖拽感不会太强,开起来不会有那种突兀的感觉。发动机介入和退出的时候也比较安静,隔音做得还可以,就是高速上胎噪有点明显。
油耗呢?实测来了。
市区走走停停的路况,表显油耗稳定在 4.2 L/100km 左右,这数据对于一台紧凑型轿车来说确实很漂亮了。高速巡航的话油耗会稍微高一点,大概在 5.3 L/100km 上下,但整体还是比纯燃油车省不少。按照现在油价算,一年跑个两万公里,油费能比同级别纯燃油车省个两三千块钱——这还是保守估计。
评论区有人说:”這車就是省油没毛病,但动力真不行啊12”。嗐,这话也对也不对。如果你追求推背感和加速快感,那卡罗拉混动确实不适合你;但要是看重经济性和可靠性,这车绝对是个好选择。还有条评论说:”內饰终于像样了,之前那塑料感太廉价咧8”——这个我赞同,新款内饰质感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吧。前排头部空间够用,一米八的个子坐进去不会顶头。后排腿部空间两拳左右,中间地台凸起不算太高,坐三个成年人不会太挤——当然,长途的话中间那位还是会有点憋屈。后备厢容积受电池组影响会比纯燃油版小一点,但放几个行李箱或者买菜购物什么的完全没问题。后排座椅支持按比例放倒,偶尔拉点大件物品也能应付。
配置方面新款也升级了不少。主动安全系统基本都标配了,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这些功能都有,虽然不是最顶尖的那种,但实用性还是挺高的。倒车影像画质清晰度还行,就是广角畸变有点大。全景天窗面积挺大的,采光不错,就是夏天暴晒的时候车内温度上升会比较快——这时候空调制冷效率就显得很重要了。
行吧,说点驾驶感受。悬架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处理得还算干脆,不会有多余的余震。转向手感偏轻,女生开也不会觉得累,但高速并线的时候会感觉虚位稍微有点大——这可能是为了照顾日常驾驶的轻便性做的妥协。制动踏板前段有点虚,需要适应一下,但刹車力度还是够的,线性也不错。
那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如果你是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消费者,每天通勤距离不算太远,想要一台省油、耐用、后期维护成本低的车,卡罗拉混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是你追求驾驶乐趣,喜欢加速推背感,或者对内饰豪华感要求特别高,那可能得再看看别的车型了。
价格方面现在还没正式公布,但按照之前卡罗拉混动的定价策略,入门版预计十三四万起步,顶配可能要到十六七万左右——这价位在紧凑型轿车里不算便宜,但考虑到混动系统和配置升级,也还算合理。终端优惠的话得看各地经销商政策,有些地方可能会有几千块的现金优惠或者置换补贴。
最后问几个问题:你是更在意油耗还是动力?日常用车场景主要是市区代步还是高速通勤?对品牌溢价和保值率有多看重?想明白这几点,再决定要不要下手也不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