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柴文静
2025年上海车展,成为百年汽车品牌的一道分水岭。
奔驰用一场科技焕新的发布会,彰显了转型的决心。奥迪上演了一场王者归来,旗下两大品牌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都拿出了重磅产品。另一边,标致,斯柯达等品牌选择缺席,将重心放到全球市场;雷诺则从中国市场汲取灵感,反哺欧洲。
在这群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豪门中,MG是个特殊的存在。
诞生于1924年,2024年刚刚迎来百年诞辰,MG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2005年落户中国、2007年归属上汽,2011年重返英国市场,MG赶上了中国汽车国际化的高速发展期,这个经典的英伦品牌在中国人手中复兴。
墙外开花,墙内也要香。如今,MG在国内市场焕发新的光彩。
在品牌维度,MG发布全新品牌主张“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在产品维度,MG推出历史首款“方盒子”Cyber X、设计大师卡班艺术版Cyberster Black、MG Cyberster 2026款;在生态维度,上汽集团与OPPO启动智能座舱战略合作,并宣布首款合作车型即将落地MG品牌。
上海车展期间,MG品牌以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焕新亮相,整个展台以橙色为主基调,一眼望上去充满年轻与活力。
在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看来,MG品牌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既‘老’,又年轻,还国际,MG有三张王牌:一是历史悠久,拥有101年的品牌积淀;二是产品年轻,紧跟时代潮流;三是国际化,在海外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于传承中创新,从历史中汲取灵感,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汽车产品的同质化愈发严重,想要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MG,正在从品牌,产品,渠道和营销4个方面全面发力。
01
品牌年轻,MG的变革从组织开始
MG的改变从上汽集团开始。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集团内部掀起改革潮,一直延续到了今年4月。
1月,上汽将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名爵MG)、上汽国际、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个品牌合并为“大乘用车”板块。2月,上汽对乘用车板块多达63位中高层干部进行调整,涉及荣威、飞凡、名爵三大品牌。
打好根基后,上汽集团吹响了冲锋的号角。4月23日,上汽集团“承包”了上海车展3号馆,集中展示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六家整车企业十个品牌的上百辆新车,演绎“上汽全家桶,总有一款适合你”。
周钘正是在这轮改革潮中从柳州五菱来到上海MG的,在他看来,MG品牌所属的上汽乘用车在今年初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旨在提升品牌和产品效率以及沟通效率。
“过去上汽集团各业务板块相对独立,现在整合在一起就像五根手指头攥成一个拳头,能够有效形成合力。在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中,产品周期大幅缩短,对效率的要求极高。整合后的企业能够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在接受《轩辕商业评论》采访时,周钘数次提到“效率”的重要性。从2025年年初开始,MG调整了内部架构,以更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了内部协同效率,为品牌焕新和市场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形成合力的同时,MG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与荣威进行区隔,这并不是道难解的题,在上汽乘用车内部已经达成共识,荣威+MG采用双线战略,其中荣威偏向于家庭,更成熟、体面、超值,是值得信赖的“国民车”;MG主打年轻、风尚、智趣。
简言之,MG要做的就是年轻,“这是MG品牌在进行了对用户、经销商、内部等一系列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
“有两个代表年轻的动作,第一个是跳,当我们跳不动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年轻了;第二个是冲,以前跑步都是冲刺,现在每次跑步都感觉有点像是直立跑。我们要把世界上所有与跳和冲相关的运动,变成MG的精神图腾。”周钘说。
02
跑车与“方盒子”同场首秀,将产品年轻进行到底
在中国年轻、个性、运动的汽车市场中,MG堪称鼻祖。从2009年中国第一款掀背轿车MG6,到2017年运动轿跑第二代MG6,MG始终开创、持续引领、深耕中国运动汽车近10年,带动领克等品牌共同开拓运动汽车细分市场。
尽管近年来与领克之间攻守之势发生转变,但从2025年开始,MG已经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上汽与OPPO合作的智能座舱,将在全新一代MG4上率先搭载。双方的合作将重新定义“服务随人,生态无界”的第三空间,也就是说,这款即将亮相的新车不仅拥有同级超大空间、超长续航,还搭载同级最优智能体验。
正在进行中的上海车展,MG首款“方盒子”概念车Cyber X正式亮相。作为面向全球市场思考的探索性设计作品,Cyber X由原布加迪威龙的缔造者约瑟夫·卡班设计,定位“全球都市冒险玩具”,以符号化设计语言为新世代年轻人打造彰显冒险态度的时尚单品,立志成为全球年轻人的第一款“方盒子”。
MG Cyberster 2026款在设计、舒享、性能等方面迎来全面升级。新增鸢尾青、安第斯灰两种车身颜色,以及红黑和灰白两种内饰配色,并将原环绕驾驶舱的黑色饰板升级为车身同色喷涂工艺。新车还新增挡风板,新增主副驾电动腰托,并采用全新的底盘调校。在这个几乎无人的赛道中,能让跑车流行起来,似乎只能是MG。
产品布局方面,MG将在2年推出7款全新车型,带来全新的产品矩阵。其中,2026年将有两款重磅新车上市:一款是MG轿跑的全新迭代车型,另一款是轿车线旗舰产品电智化转型。
周钘曾表示,来到MG的四个多月时间,自己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手上产品不够多,所以一直在抓紧立项新产品。“好在凭借上汽研究院的深厚基础,我们可以做到,从概念阶段到最终实现产品落地,只需要18个月。”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海已经成气候,MG是其中出发最早的一个,也是体系化出海的代表。
过去,MG是全球的MG,在上汽手中,MG已经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即将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2024年,在欧盟加征关税的压力下,MG仍以24.34万辆的欧洲销量占据中国出口欧洲市场的70%份额。不仅如此,MG还创造了中国跑车出海的成功先例,半年出口3000+,海外均价60万元。
在以“中国速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同时,MG在国内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随着一大批瞄准年轻市场的MG新品,这个百年品牌将在中国市场续写新的故事篇章。
03
渠道年轻,避免“呜呼哀哉”
2025年2月6日,MG品牌搞了一个大动作:发布“5亿创业者行动”,即拿出5亿元,最高单店支持600万元,全面支持2025年职业经理人创业行动。
这释放出一个信号,MG品牌要大力发展线下渠道。此前很长一段时间,MG的重心一直在国外市场,中国市场的线下渠道有240多家门店,在MG看来,这个门店数量和质量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我们今天做出来这么好的产品,渠道能否承接得住?如果渠道总是追着要促销费用,那么渠道已经承载不了。这意味着我们前面的三环——品牌、产品、营销都失效了,只剩下终端靠销售顾问刷价格,那就呜呼哀哉了。”
从2024年开始,关于经销商暴雷,跑路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如何发展好渠道,用好渠道,与经销商共同成长,是摆在所有汽车品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在渠道体验上,如何让渠道成为消费者经常使用、并且愿意为它花钱、花时间的场景,这是我们漫漫长征的第一步。”周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而MG正在渠道与服务上尝试解题。
如今,每天有超过200家MG经销商在线上做直播,方便用户线上看车;同时MG刷新手机APP的服务触点,在1月推出上门试驾和72小时深度试驾;前段时间,MG在苏州、杭州、上海试点了MG品牌第一批社区店,直接把服务触点开到用户家楼下,让用户下楼、散步就可以看车、试驾,社区店未来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
04
营销年轻,MG拉长长板
产品是船 营销是帆。
2024年3月13日,MG正式宣布成为2024年古德伍德速度节的主赞助商,并将在活动期间庆祝品牌百年诞辰。
与其他品牌相比,MG的营销并不难做,悠久的历史,令MG比别的品牌更有根基和底蕴,有更多故事可以讲。同时,MG又足够年轻,在中国市场,MG历往的营销事件中诞生过很多关于年轻的故事。
多年前有一个观点提出,互联网一来,所有行业都要重做一遍,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现如今,没有一个行业,不可以用年轻化的手段重新刷新一遍,汽车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中国购车群体不断年轻化,实际拥有首台车的平均年龄已下探至30岁以下。在这一趋势下,上海车展上,多家车企纷纷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车型或品牌,年轻化成为车展上一股新风。
在周钘看来,“MG如果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唯一的营销出路就是用年轻化的手段,把营销所有环节刷新一遍。”
具体而言,MG在营销上要做足两个长板,“首先是公关,如果我们很多东西不能及时讲出去、不能给大家提供想要看到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失职。其次是新媒体,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我们还是希望把新媒体做到足够好。”
MG想要带给汽车市场不一样的东西,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年轻最关键的是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能树立标签;它绝对不是一次活动、一次车展,或者一场沟通会就能够达成的。这一切还是要回到‘四个P’——品牌要年轻、产品要年轻、市场营销要年轻、渠道要年轻。”周钘说。
如今,MG手上的牌已经越来越多了,“鸡蛋破壳若由外而内,是食物;若由内而外,便是新生。”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去年开始,MG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用三个月的时间交出了2025年的第一份成绩单。今年一季度,MG品牌的零售销量达到2.58万辆,同比增长13.1%,市占率预计增长6.64%。3月零售突破10000辆,同比增长82.6%,市占率预计同比增长72.8%。
品牌上押注年轻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产品上“生而破圈”,定位年轻和个性;渠道上焕新颠覆,满足消费者新需求;营销上拉长长板,树立新标签,百年MG正在完成由内而外的新生。
可以期待的是,将年轻进行到底的MG,将在变革的浪潮中,打造全新竞争力,重回中国年轻市场生态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