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

8月,人民网“行进中国”的河南调研组来到宇通等制造企业,感受河南制造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的新趋势,并在多个平台联合发布相关报道。报道里,宇通的智能生产画面和应用成效频频亮相,展现了河南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效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面貌。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据人民网消息

调研期间,采访团队来到宇通公司,与自动化工程师马明亮一同参观了生产车间,全面了解了宇通在智能制造方面不断尝试和取得的成就。人民网对此做了详尽的报道。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人民网对宇通智能化进行的专题报道

“瞧这台搞焊接的机器人,以前人工给它编一条焊缝的程序得花5分钟,现在AI系统30秒就能算出最佳焊接路线,机器的‘智能芯’正重新定义制造方式。”自动化工程师马明亮指着半成品车间里的机械臂说道。在他身后,中等复杂冲压件的编程时间从传统的3小时缩短到了不到10分钟,这全靠宇通2024年推出的AI视觉快速编程技术。

这样的高效变革体现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里。总装车间里,3D视觉机器人负责涂胶,胶水高度误差不超过±0.5毫米;涂装车间中,机器人喷涂让漆膜均匀度误差低于5微米,光泽度比传统工艺提高了2到3个百分点。马明亮拿出手机,展示了一组数据,显示由于MES系统和智能设备的紧密结合,生产线的单线产量大幅增加,而每辆车的制造能耗却显著降低了。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宇通生产实现智能化运作画面

马明亮表示:“核心工艺实现智能化后,产品品质更有保障,车子开起来更平稳、寿命也更长。目前我们已经构建起一套既高效又稳定的智能制造体系。”

人民网报道里,宇通产品的整车智能水平也备受瞩目。报道说,在宇通新能源厂区,自动驾驶巴士“小宇”凭借激光雷达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手段,用智能化的接驳服务在厂区各处灵活行驶。这个获得多个奖项的“智慧移动舱”,已经在广州、海南、郑州等地,在全开放道路的复杂交通状况下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它的‘大脑’集合了AI、5G和多传感器技术,可以自动避让、变道、精准停靠,还能识别红绿灯。”马明亮这样介绍。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另外,报道里还说了,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的16个矿区里,有超过200台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车,它们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570万公里。还有宇通的自动驾驶环卫车,在专门的环卫管理云控平台操控下,已经在广州、深圳、北京、郑州这些地方投入使用了,用全流程自动化的智能环卫方式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人民网聚焦宇通智能化生产,中国制造,真“中”!-有驾

坚持自己搞创新,和时代一起往前奔。宇通在AI技术探索上不断前进,用敲代码、玩数据的新活儿,替换了满手油污的老活计。往后,宇通还要瞄准智能化产业升级,使劲儿攻克技术难关,全力带动企业走向绿色又高质量的发展路!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