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捷径的路,往往是最远的路。
最近众泰汽车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不是因为新车上市,而是一连串的坏消息。
2025年9月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江苏深商和它的一致行动人持有的15.59%股份被司法拍卖,连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里的3.35亿股(占总股本6.64%)都被永康市人民法院司法轮候冻结了,这一冻就到2028年9月。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湖南江南汽车名下的T300车型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之前一拍、二拍都没人买,最后在2025年9月被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强制拆除,9月15日前就已经拆完腾退了。
曾经靠着“山寨豪车”火遍大街小巷的众泰,如今的处境真是让人唏嘘。
一、从年销33万辆到零件堆成山
要说众泰最风光的时候,那还得是2016年。
当时它靠着模仿豪华车的设计,比如那款被大家叫做“保时泰”的SR9,长得跟保时捷Macan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加上价格便宜,一下子就抓住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需求。
那年众泰的年销量直接突破33万辆,比当时的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车企卖得都好。
街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有人开着“保时泰”,那会儿不少人觉得,花十几万就能开上“豪车”,多有面子啊。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过去,众泰就跌落到了谷底。
财务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5年6年半的时间里,公司累计亏损了25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6.10%,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只剩下8725万元。
因为没钱运营,整车业务早就复工复产不了了,持续经营能力都成了问题。
之前第一财经记者去重庆璧山区的众泰厂区探访,看到的场景更是让人感慨:总装生产线拆了,零件就那么露天堆在地上,什么“后座椅总成”“前围板加强横梁总成”,崭新的零件就那么放着,都快成了“零件坟场”。
总装一车间九号门紧闭着,里面的流水线早就拆空了,就等着拍卖呢。
二、模仿能火一时但撑不了一世
众泰的崛起,说白了就是吃了“模仿”的红利。
当时大家买车,不少人图的是便宜又有“面子”,众泰正好踩中了这个点。
可模仿终究是短期的,没有自己的真本事,日子长了肯定不行。
众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自主研发能力。
2016年销量巅峰的时候,要是能把赚来的钱投到核心技术上,早点布局新能源相关的电池、电驱动这些关键技术,说不定现在又是另一番景象。
可它偏偏没这么做。
等到新能源汽车开始普及,行业开始升级,众泰的短板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没有电池技术,没有电驱动系统,拿什么跟别人竞争?结果就是销量断崖式下跌,债务危机也跟着全面爆发。
从2019年开始,众泰就没再赚过钱,连续六年都是巨额亏损。
2023年的时候,连生产园区都停止运转了,有顺丰快递员说,自己每周六天送件,几乎没什么快递会送到众泰,最多偶尔有几份文件。
资产负债率也一路飙升,从2019年刚出现危机的时候,到2025年上半年已经达到97.28%,股东权益几乎快清零了。
没有技术壁垒,就等于没有抗风险能力,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三、厂区里的新旧故事
虽然众泰的生产线拆了,厂区看着有些荒凉,但也不是完全没人管。
第一财经记者去重庆璧山区众泰路1号的核心制造区看,那个“众泰汽车”的精神堡垒还高高立在那儿,只是周围杂草长得比人还高,枯树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
不过,已经有新的企业看中了这片厂区。
博源电驱动科技(重庆)和重庆豪能传动技术,都租下了部分厂房,最近还在招聘员工。
博源重庆是金帝股份旗下的公司,计划投资4.5亿元建设电驱动系统生产线;重庆豪能传动技术呢,是做汽车传动关键零部件的,背后有豪能股份这个上市公司的技术支持。
一边是拆得空空的旧生产线和堆着的零件,一边是新企业忙着建生产线、招工人,这厂区里的新旧交替,看着还挺让人感慨的。
曾经的众泰没抓住新能源的机会,现在这些新企业却带着核心技术进来了,不知道众泰看到这些,心里是什么滋味。
四、汽车行业真的容不下“抄近道”的
众泰的经历,其实给整个汽车行业提了个醒:靠模仿走捷径,或许能火一时,但绝对撑不了一世。
它当年的“低成本模仿+下沉市场”策略,确实吃到了短期的红利,但没有核心技术这个根基,就像建在沙子上的房子,风一吹就倒。
汽车产业升级这么快,尤其是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2024年都已经达到40.9%了,没有技术储备的企业,根本扛不住行业变化的冲击。
看看现在搬进众泰厂区的博源重庆和豪能传动,它们都是靠着上市公司的技术背景,聚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制造,这才是汽车产业转型的正确方向。
众泰累计亏损255亿元,资产拍卖没人接盘,股东权益几乎清零,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在汽车行业,“无技术壁垒=无抗风险能力”。
想要在这个行业长久活下去,技术自研和模式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光靠模仿“走捷径”的时代,早就彻底结束了。
参考资料
第一财经:《6年半来,累计亏损255亿元!“山寨车鼻祖”,工厂实探》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