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整了个大活,预热了好几天,又是发光logo又是神秘轮廓,把股价都给整兴奋了,结果呢?不装了,摊牌了,端上来一盘菜叫“减配”。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那个高高在上,天天聊星辰大海和人类未来的特斯拉,搞了半天,发布了丐中丐版的Model Y和Model 3。
这操作是个什么性质?这就好比一个天天跟你聊修仙飞升,讲究餐风饮露的大宗师,突然有一天把你叫到跟前,说,诶,我这有个速成版金钟罩铁布衫,虽然不能飞升,但能保证你出门不被小混混打死,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你当时的心情,就是现在所有人的心情,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讲真,这事儿不能用正常的商业逻辑去分析。什么降低门槛、应对补贴退坡、抢占市场份额,这些都是给正常人看的。在当下的车圈,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型蛊场里,正常的商业逻辑已经不适用了。这里不是存量竞争,这里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方的泉水给爆了。
所以,特斯拉这个所谓的“减配版”,本质上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次掀桌子式的自爆。它传递的核心信息非常简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国内一帮新势力是想把蛋糕做大,或者分走特斯拉的蛋糕。那马斯克现在这一手,就是直接冲进厨房,把面粉扬了,把烤箱砸了,顺手还把餐厅的电闸给拉了。他不是来抢生意的,他是来把这个餐厅变成废墟的。
你看那个新的Model Y,砍了全景天窗,砍了真皮座椅,续航也给你意思意思砍掉一截,价格直接给你干下来五千美金。这是什么?这不是产品迭代,这是宣战。这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所有对手,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那些感人的品牌故事、那些温暖的用户社区,在一个绝对的价格优势面前,都是狗屁。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没有余地。
我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过特斯拉,并且被它伤过心的中年人,对此感触尤为深刻。当年我为什么买特斯拉?真的是因为它续航长,因为它加速快吗?是,也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玄学”。它代表着未来,代表着硅谷,代表着一种和所有油腻的传统车企都不一样的气质。这种东西,你懂吗?它是一种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特斯拉亲手把这个玄学光环给打碎了。它在告诉全世界,信仰也是可以分三六九等的。你的信仰比较虔诚,给你全景天窗;他的信仰比较凑合,那就坐织物座椅。这对于真正的信徒来说,是一种背叛。但对于马斯克这个实用主义到骨子里的商人来说,信徒的眼泪,远没有财报上的数字来得实在。他需要的是销量,是市场占有率,是把所有潜在的对手都扼杀在摇篮里。加大,加大,加大,用最野蛮的产能和价格,把一切都碾碎。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马斯克的行为艺术就是这样,你总觉得他疯了,但他每次疯完,好像又赢了。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是技术崇拜的破产。我们天天听车企吹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什么AI大模型。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决定这些高科技能不能落地的关键是什么?是实验室里的数据吗?是发布会上的PPT吗?都不是。是中国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是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能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角落里窜出来,并且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完成“碰撞-躺下-呻吟”一整套流畅的操作,那么你车上那颗几百个Tops算力的芯片,本质上就是个摆设。
特斯拉这波操作,就是对这种“技术无用论”的最好印证。它不再跟你聊那些虚无缥缈的星辰大海了,它开始跟你聊柴米油盐了。当一个神开始讨论今天菜市场的白菜多少钱一斤时,要么是神疯了,要么是世界变了。我觉得,是世界变了。车企们终于悟了,消费者最终要的,不是一个装着四个轮子的电脑,而是一个能遮风挡雨,价格便宜,开出去还有点面子的代步工具。什么智能,什么科技,都是加分项,不是必选项。这简直就是在耍流氓!
所以你看,特斯拉这一手,看似是昏招,是品牌价值的稀释,但实际上,可能是一步狠棋。它彻底放弃了和国内新势力在配置、服务、内饰这些层面上的纠缠,直接降维打击,回到最原始的成本和价格战。这是一种返璞归真,也是一种极限施压。它在逼着所有对手做选择题:你是继续堆配置,讲故事,维持你那点可怜的毛利,然后被我用价格挤死?还是说,你也跟着我一起掀桌子,大家一起回到赤身肉搏的原始时代?
所以,特斯拉这次能赢吗?答案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所有人都很不爽,而让所有人不爽,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爽。它用最粗暴的方式,给所有还在做着“体面竞争”美梦的道场,上了一堂名为“现实”的公开课。在这堂课上,没有诗和远方,只有冰冷的数字和赤裸裸的生存。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