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

法拉利加油只加50块,这新闻刚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典中典。

第二反应是,这根本就不是加油,这是一场盛大的、充满了行为艺术感的赎罪仪式。年轻人用50块钱的汽油,对着消费主义的巨大神像,磕了一个响头,然后说,我错了,我悟了,我再也不装了,摊牌了。

讲真,这事儿比任何车企发布会都来得真实,比任何KOL的评测都来得深刻。因为它撕开了一个脓包,一个关于“面子”和“里子”的巨大脓包。你以为你买的是法拉利?不,你买的是一个通往上流社会的二维码,你以为扫了就能进去,结果发现,人家后台验证的是你的储蓄卡余额。坏了菜了,系统不兼容。

这小伙子的行为,简直就是一场献祭。他献祭了自己仅存的50块现金,召唤出了全网的围观群众,然后用自己的窘迫,给所有被“豪车梦”绑架的年轻人,狠狠地来了一场雷电法王式的电疗。就问你怕不怕?你还敢不敢提前消费了?

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今天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豪华品牌这个领域,卖的早就不是车了。它卖的是什么?是一种“玄学”。一种“我开上这个,我的人生就完整了”的宗教信仰。奔驰卖的是“社会大哥的入场券”,宝马卖的是“悦己精神的实体化身”,而法拉利,我的天,那卖的就是“人间修仙的资格证”。你开上它,你就不是凡人了,你是半仙,是行走的荷尔蒙,是方圆五公里内所有异性目光的收割机。

这种品牌玄学,就是车企们精心编织的“道诡异仙”。它们告诉你,只要你拥有了这件法器,你就能渡劫飞升。但它们没告诉你的是,这法器每个月都要吸你的精血,保养是吸,保险是吸,车贷更是往死里吸。等你被吸干了,发现自己别说飞升了,连下楼吃碗兰州拉面都要算计半天的时候,你就“颠了”。

我作为一个见过一些所谓“有钱人”的中年人,我讲真,很多时候你根本分不清谁是真有钱,谁是背着一身压缩毛巾在硬撑。有人开着帕拉梅拉,后备箱里放着一箱泡面;有人戴着百达翡丽,每天中午都在纠结外卖要不要加个5块钱的配送费。他们不是在生活,他们是在维护一个“人设”,一个不能崩塌的信仰。

这位法拉利小哥,就是信仰崩塌的现场直播。当加油员问他“50块够开几公里”的时候,那不是一句简单的问话,那是来自现实世界的降维打击。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主角辛辛苦苦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的丹药,结果被一个路过的大爷拿去垫了桌脚。那种荒诞感,那种无力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有驾

这件事的可笑之处,在于它的后续。小哥不光是加了50块油,他还决定把车卖了。这就不是简单的赎罪了,这是直接叛教。他从法拉利神教的信徒,一夜之间变成了“实用主义”的苦行僧。他说要换个几万块的家用车,剩下的钱还贷款,再去做兼职。

你听听,这是什么?这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发现自己成不了仙,就干脆选择去“成盒”,只不过这个“盒”是几万块的买菜车。他用一种掀桌子的方式,跟过去的自己做了了断。如果说之前他是把蛋糕吃了。那现在他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全卷走拿去换馒头了。

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有驾

这个行为背后,其实是当代车圈竞争法则的缩影。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它就是一所大型精神病院。所有车企都“心态爆了”,它们用自爆式的价格战和配置战,把消费者的欲望阈值无限拉高。它们告诉你,二十万你就能拥有过去五十万的体验,三十万你就能摸到百万豪车的屁股。

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有驾

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疯狂地给年轻人灌输一种思想:你可以拥有更好的,你配得上更好的。于是,无数年轻人就像这位小哥一样,踮起脚尖,甚至搭上梯子,去够那个看起来很美的果子。结果呢?果子是够到了,梯子塌了。

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有驾

我讲真,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都涨了两块钱,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其实这事儿赖不着年轻人。当整个社会都在用消费品给你划分阶层的时候,你很难不被卷进去。你开个卡罗拉,去参加同学会,人家开个3系,你心里能没点波澜?不可能的。你只是在用你的未来,去赌一个别人看得起的现在。

所以,这个小哥卖车的行为,才是整件事里最朋克的部分。他等于是在公开宣布:我不玩了。你们这套定义成功的游戏,老子退出了。他用卖掉法拉利这个行为,完成了对自己内心秩序的重塑。他失去了法拉利,但他获得了安宁。这比开法拉利本身要酷得多。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我们总以为拥有了某种符号,就拥有了符号所代表的一切。但实际上,你可能只是拥有了一个需要不断充值的空壳。

妈的,这日子过的还有个头吗?!

最终,这个故事的结局非常魔幻现实主义。小哥卖了车,换了国产代步,开始打工还债。他从一个“表演者”,回归成了一个“生活者”。而他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网络烂梗,一个大家酒足饭饱后的谈资。但这个谈资就像一根针,时不时会扎你一下,提醒你,你的车贷还了吗?你的信用卡账单平了吗?你为了那个Logo,是不是也快要去加50块钱的油了?

一场50块钱的电疗,专治年轻人的“豪车癌”-有驾

所以,别笑他。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辆只敢加50块油的“法拉利”,它可能是一只包,一块表,或者一段死撑着的关系。而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勇气把它卖了,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但说真的,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我不好说。因为我知道,那个代表着虚荣和梦想的跃马,那个logo的魔力,是会伴随他一生的。他只是暂时封印了心魔,仅此而已。毕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