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

2017年那会儿,谁要说油车不行了,我肯定第一个不信。那时候大街上满眼都是大众、丰田、本田,4S店里人挤人,有些车型甚至得加价排队等几个月才能提到现车。CR-V、凯美瑞、RAV4这仨在我印象里就是“有钱人的标配”,指导价只是个参考价,加装潢、强制贷款这些套路玩得明明白白。

雷克萨斯ES更离谱,有次朋友托关系想买台2.0豪华版,销售直接开口:“加两万,还得再等三个月。”后来听说他们因为价格问题被罚了不少钱,可没见哪家真收敛过,该涨还是涨。师傅修理厂闲聊时还打趣:“现在能按原价买到日系新车,那都算走运。”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有驾

可今年再看,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身边开本田的哥们突然在群里发消息,说冠道优惠五万,他琢磨着换辆电动SUV试试;邻居老李家女儿刚毕业,也选了轩逸·真心版,只花了六万多,还送终身质保。他爸笑话她:“你这是捡便宜货啊!”但小姑娘一句话把他噎住,“反正代步,你给我贴油钱吗?”

最让我感慨的是凯美瑞,新款上市没多久就直降好几万。我去年差点咬牙入手,现在一看裸车14.1万能拿下,比二手行情还低。这种场面,以前压根想不到。

有人觉得只有普通家庭才这么精打细算,其实那些喜欢BBA的也变心快。我表弟混汽车销售圈,说现在宝马3系裸车十八九万能谈下来,都快和国产高端电动车一个档次了。有天晚上喝酒,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讲,“奔驰C级优惠完十九出头,你去问问还有没有比亚迪汉香?”奥迪A4L某些地方干脆十七二起售,这价格放五年前简直天方夜谭。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有驾

顺带插一句,小米SU7最近火爆到什么程度?我们小区停车场已经有两台新蓝色停着,一个月前才见第一辆进来。业主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不是油耗,而是OTA升级推送慢不慢。“你们这批导航更新了吗?我的怎么卡壳?”、“语音识别又抽风啦!”类似抱怨经常冒出来,但大家嘴上吐槽,用起来倒是真香。

其实新能源杀进高端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有个搞金融的大哥,上回请吃饭特意炫耀自己订的问界M9,说这配置“比隔壁老王那台X5都拉风”。他说自从体验过自动泊车和激光雷达后,再坐回传统豪华品牌,总觉得落伍。“以前觉得气味清淡就是高级,现在倒嫌没氛围灯难受。”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有驾

维修师傅也爱唠叨:早几年修BBA挣得多,现在全靠换零件提成养活自己,因为客户越来越少。一位专修德系的小伙子告诉我,他们门店近半年基本只做保养和事故单,大活少之又少。他苦笑,“纯燃油机舱拆一次够呛,电驱模块坏起来更麻烦,但起码年轻人愿意折腾。”

合资品牌降到底线还能扛多久?这个问题连老司机都迷糊。有师傅分析:“每卖一辆赔一点,还指望啥利润?”但新能源厂家呢,人家新品频率跟手机似的,一年三四波改款,上个月还听说极氪准备OTA大升级,把驾驶辅助系统刷成新版——老顾客抢先体验,全免费推送。这种节奏,让合资品牌根本喘不过气来。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有驾

还有个冷知识——像日产轩逸低配,其实隐藏了一套基础主动安全系统(比如碰撞预警),但很多用户用了一年才发现可以调参数,因为菜单藏太深。微信群里经常有人互相支招怎么设置自动驻车或者解锁遥控升窗功能,比研究股票还热闹。而国产新能源早就把这些功能挂在中控屏首页,大字提醒,不怕你不会用,就怕你不用。

其实吧,这阵子合资还能维持体面,无非是库存压力大,各地经销商轮番促销罢了。但只要翻翻朋友圈或者二手平台,会发现原来那些“一牌难求”的神话车型,如今挂牌量暴增,好多人忍痛割肉转让。不夸张讲,我楼下去年刚提的新雅阁,今年挂牌直接亏四五万,旁边洗脚城老板叹气说以后还是租短期划算点儿……

合资油车销量还撑着,身边买新能源的却越来越多-有驾

最后顺嘴带一句,有关数据啥的不一定准,我写的时候主要也是听维修工友、小区邻居,还有几个做汽车金融的朋友瞎侃出来的信息。不管咋样,这局势摆在眼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罢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