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

有时候我会想,一辆车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手里?是厂家的研发团队,是营销的金点子,还是消费者的善变?本田现在的样子,和几年前横着走的气势对比,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时光倒流,泼了它一盆冷水。

本田飞度,这仨字儿,在许多年轻人心里就是“平民超跑”的代名词。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买车就为那一声地球梦涡轮的嘶吼。结果呢?销量一连串腰斩,8月直接拉胯到二十多辆。说句实话,这数字搁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大车商一月都不止。难怪烂仔们要心碎,神车也扛不住市场的铁拳。

要问本田为啥现在弄成这样,一个字,难。不吹不黑,这两年整个中国车市都像是在温水煮青蛙,没点真本事熬不过三分钟。可合资品牌,不是表示你“合了资”,就能一直躺赢。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销量表,反正我瞅着就能举出一大堆“以前多能打、现在多能哭”的例子。例如雅阁,巅峰时期月销两万五,放到现在顶多就是中游,谁还热情激动地给你拍大腿欢呼?奥德赛月销一千五,还能靠情怀拉着中老年业主撑场子,其他小型SUV们,起销量可比人家年轻网红涨粉还慢。

再看东风本田,思域、CR-V,这曾是“屌丝逆袭”的专属标配啊,现在就剩个空牌坊,月销也只能感慨江山风雨飘摇。很多人估计都有点羞于再自嘲“烂仔”了,怕被问,你说本田牛,到底牛在哪儿呢?

说到底,问题其实都攒在一块。第一,价格优势没了。以前合资品牌都是“高人一等”的定价,撑着洋气、技术好、面子足。现在你啥面子啊,对手都不要面子了,卷死你都不带喘气的。

第二,产品力裹足不前。三大件再夸,也拦不住其他车厂一顿猛卷,啥底盘、动力、配置,你能有、人家也能有,自主品牌直接把智能化、电子配置拉满,价格还杀得你不敢眨眼。比亚迪摁着电动化就跟玩似的,长安吉利奇瑞都快成军火库了,“价格+科技”双剑合璧,打的传统合资品牌不敢回头看。

现在合资品牌的危机会让大家反思一个问题,是市场需要本田,还是本田需要市场?本田和别的合资品牌一样,面对中国这张极度卷的桌子,终于也“口袋空空”,只剩下过去那些用来吹牛的老底。过去有傲慢,才有今天的尴尬。

讲真的,本田的电动化真是“慢一拍”,甚至慢了不止一拍。你拿e:NS1、e:NP1这些车型到街头转一圈问问,有几个人能说出名字?你如果身边真有本田纯电的车主,大概率都得是“真爱粉”。本田想跟上这波赛道,心不够狠。这边“智能网联”还没搞明白,那边自主品牌已经玩到“星际争霸”了。你卖个纯电SUV,挂25.99万,这价儿大言不惭得有点招恨。特斯拉都23.99了,你还BB啥呢?怪不得一上市被网友喷,有点脸色立马就降价,像不像那回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等你反应过来,市场早就不等你了,销量顶多两位数,跟玩儿命似的。

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有驾
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有驾
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有驾
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有驾
本田销量下滑,新能源冲击,价格竞争激烈-有驾

本田是有点冤,毕竟合资品牌以前靠啥吃饭?靠“技术先进”、靠“品控牛X”、靠“保值率高”。可是现在还行吗?自主品牌已经不止用“价格优势”说话了,人家产品力顶上来,服务又做得不错,用户口碑刷得飞起。你本田、高尔夫老兵们连个P都放不响,你说下沉市场还得“指导思想”,人家都开始研究怎么出海外版了。以前本田是年轻人的Dream Car,现在年轻人头也不抬就点下新能源。

关于保值率的问题,大伙心里都有杆秤。谁都想买辆三年后还能多卖点钱的车,可本田的二手价格眼见着腰斩,老车主心里能好受?这直接影响新车销售,大家都精明着呢,“咱们自己人”心里没点B数嘛?

再说售后网络,以前是合资品牌一大优势。现在行情变了,经销商都得活,不挣钱的品牌精简服务,消费者困惑,“不如一次买个省心的自主品牌吧”。你当年是老大,现在成了“收缩业务的老小”,说出去都没人信。

中国车市的淘汰赛,咱看得清清楚楚。别跟我说什么“本田精神”、“工匠传承”,市场这个无情的家伙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劳模。你就是个参加考试的普通学生,答不上题,卷子收走,没情面好讲。

反过来看,有人疑惑:本田还有没有未来?值不值得买?说实话,这东西没谁能打包票。我只敢说一句,如果你对油车情怀不死、非得要“本田魂”,现在买也能买,配置用料不算差,售后体系还能用几年;至于前景?你得有能打得彻底、善后能力强的心理准备。要是图省事省心,还得考虑考虑国产新能源汽车。一买车,三年回本,售后便宜,技术也靠谱,谁还在时代快车道上等你反应?

其实大家都不傻。厂家走一步慢三拍,市场给的是无限惩罚。本田现在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高高在上、散步电动化,等到人家掀桌子抢生意了才着急降价,早干嘛去了?

本田不是没机会,只是现在窗口期越来越短。比亚迪们会等你吗?小鹏蔚来理想企业家们留着空位让你慢慢思考定价吗?新能源红利窗口眼看就要推到智能化,没有产品力,没有品牌势能,还不快点正视现实?我反倒觉得,价格战、技术战、服务战每招都不新鲜,可就是有人喜欢晃晃悠悠走夜路,老想着自己是主角,结果观众都下班了。他还在后台热身。

兜兜转转二十年,中国汽车消费心理变了,本田却没变。想靠老一套生意经苟活,注定会被淘汰。别怪市场太绝情,这本就是一次血淋淋的优胜劣汰,一次关于速度、诚意与创新的生死分割。

合资老炮儿能不能守住牌桌?答案都写在市场交易单上。没谁天生该赢下去,谁慢谁挨罚。市场永远等不来“理所当然的冠军”,也不会为任何品牌的“悲情”卖单。

真想在中国继续混,就得跟着一起疯,一起卷,把价格、服务、体验给到位。否则,就等着成为年轻人嘴里的下一个“爷青结”吧。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