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变天,自主品牌崛起,豪华品牌退场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去车展的时候,是啥心情?

是不是像我一样,刚下地铁,远远看到那一排排华丽展台,心跳跟坐过山车似的,满脑子都是“果然豪车的世界,咱平头百姓只能仰望”?

可说起来,这么多年,每到一届车展,套路都差不多:哪儿最热闹,往往就是捧着一群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保时捷的地方。

到了那,大伙不是在讨论最大马力、百公里加速,就是围着镁光灯下的奢牌小姐姐猛拍照,老百姓就剩下嘴角默默流哈喇子了。

但你敢信吗?2025成都车展,这一局——变天了!

试想:每一次汽车圈的“剧本杀”,不总是豪华品牌自顾自地“高攀不起”么?

成都车展变天,自主品牌崛起,豪华品牌退场-有驾

今年呢,一进场,我还以为是进了比亚迪的自家发布会。

整个展馆,肉眼可见一股自主品牌的“大军压境”。

王朝、海洋、仰望、方程豹、腾势……这家伙直接拉开一条“精品大道”,每个展台都恨不得把杀手锏怼到你鼻子前。

什么“天神之眼”智能驾驶、“兆瓦闪充”充电体验,哪哪都人挤人。

你要是像往年那样,想找个冷清地喝杯咖啡,恐怕难了,随便绕一圈都能撞见一堆“技术宅”聚众研讨。

比亚迪一个没落下,奇瑞集团、长安汽车也是豪横,妥妥的都是“独立包间”模式。

旗下品牌排起队,琳琅满目,场面那叫一个排场。

更猎奇的是鸿蒙智行,听名字相当前沿,实际操作也没掉链子:旗下“五界”车型集体登台,问界、智界……主打就是打破固有想象,智能座舱里小孩和大叔都玩得不亦乐乎,差点觉得自己赶上测试员的体验版了。

那边热火朝天,也得瞅瞅原本车展最能吸睛的“高冷组”。

曾几何时,保时捷、劳斯莱斯、宾利这仨有钱人“梦中情车”,但凡一亮相,总是媒体镁光灯优先级最高的“钉子户”。

可你今年去看看,豪华展区的C位——直接变成一片平地。

怎么说呢,保时捷和宾利干脆不来了,雷克萨斯、捷豹路虎这些老二扛把子,也跟着集体低调退场。

摊开来讲,之前这些超贵豪牌可都是主角,如今硬生生被一票国产车给拍在沙滩上了。

要说变化的根儿在哪?

其实明眼人心里门儿清:一头是自主品牌就在这短短几年里上演“速度与激情”;另一头,是咱普通消费者的脑回路也不再认死理地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你得手动回忆下,以前“国产”可不就代表便宜+简陋么?

可当下,这个“旧公式”早被科技浪潮埋葬了,不服不行。

比亚迪当上“老大哥”不是靠画饼充饥。

你说刀片电池,行业首创,安全性能拉满;来点DM-i超级混动,油耗跟电动车一个水平。

仰望的易四方技术,成了全场黑马,让全球同行一夜之间焦头烂额。

成都车展变天,自主品牌崛起,豪华品牌退场-有驾

这波操作,真让咱们自家品牌一脚踹开了“技术恐惧症”。

你悟到没有?车展最靓的仔,已经不是穿大牌的“流量车手”,而是玩智能、搞新能源的老司机。

新车区更是眼花缭乱,不信你数数今年新能源新车上的“肌肉”。

看小米SU7纽北限量版,光听个名都来电。

碳纤维赛车桶椅,防滚架,这配置直接对标专业赛道,无愧“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这名头。

再看尚界H5,预售价刚探出来十六多万,续航又抗打,还有华为ADS4鸿蒙座舱加持。

宁德时代的电池跟着加码,性价比就和武侠小说里“武功秘籍”一样直接给你拍脸上。

极氪9X也低调地掀起大浪,一开售立即被各种豪华配置和堪称旗舰级的性能刷屏。

别以为只有新能源抢风头,传统燃油车也不是被时代“拖下水”。

长安第四代CS55PLUS横空出世,外观溜背,有种复古又摩登的违和感。

14.6寸多媒体大屏一眼望不到头,随手一个智能语音助手喊出“大模型”,座椅用上“副驾女王位”,舒适度根本挑不出毛病。

本以为智能化是新势力电车的主场,没想到燃油车也跟着进化,老一套那点“机械骄傲”早扔进菜市场了。

其实车展就是个小型“社会风向标”,今年成都的这场盛宴,更像是汽车工业的直播综艺现场。

曾经外国车是天花板,老百姓看一眼都要暗搓搓自卑一下。

现在,自主品牌一边又一边让外国同行破防,连看客都笑出声。

这一波进化,不光是品牌排名大洗牌,更牵出来个很现实的命题:咱中国汽车,什么时候完成了从“弟弟”角色向世界“带头大哥”的逆袭?

敢说,这背后是技术的突变,资本的助推,用户口味的转变,三大力量撞个满怀。

技术这块,别家绕来绕去搞概念,国产能打的都是拿真本事硬杠:刀片电池一刀砍掉安全焦虑,易四方技术直接“拆家”,智能化一骑绝尘。

哪怕合资和豪华再想“挽尊”,面对已经逆天生长的自主新势力,也只能拼命贴边,吃口人气“剩饭”罢了。

资本不用多说,自主品牌背后一大波国家级、地方级战略加持,谁靠谁有的比。

成都车展变天,自主品牌崛起,豪华品牌退场-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用户这边——十年前,“合资”仨字就是质感保证;如今“国产”反而成了潮牌标签。

朋友圈里晒新车标,已经不是奔着身份认同,而是为技术青睐下单。

有点像12年前iPhone刚火那会儿,你没个国产品牌手机,反倒让人觉得你out了。

怎一个字“卷”,形容得了?

最绝的是消费观念的彻底翻新。

记得当年,说起国产都有点羞答答,恨不得遮遮掩掩。

如今在车展现场,国产展台周围哪还有“自卑生存”的影子?

打工青年、老阿姨,甚至三岁娃父母,都能气定神闲地指点江山,掏着手机盯参数玩数据,和销售谈笑风生。

有本事的品牌靠实力“收编”粉丝组织,没落的“明星车”连安慰奖都抢不到。

某种程度上,你能体会到一种“时代的燧石”正在擦燃——中国造车人硬是把“山寨标签”撕了个精光。

技术创新把烧钱的“绣花枕头”转化成实打实的通用黑科技;中国式思维的灵活、社交化体验的普及、年轻人新审美主导下的简单+品质二重奏,也设下了市场“大演员选拔赛”。

你信不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江湖,变成了“新势力锤老门派,老传统拼新玩法”的大混战?

成都车展变天,自主品牌崛起,豪华品牌退场-有驾

没错,这不是一家一户的胜利,而是一个产业的集体向上爬坡。

简单来说,2025成都车展其实就是一面镜子。

它反射的不止是车型和参数的升级,更是一种“底气”的觉醒:以前咱们只能被动选,大多数时候在国外标准里活;如今,国产品牌开始反向输出,真正创造出属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美学。

而且这股潮流,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等明年,你觉得还有多少外国豪牌敢自信来PK?

估摸着连他们自己都开始“复制作业”,琢磨怎么蹭上中国制造的新流量。

但别高兴太早。

虽然咱们进步神速,但学费肯定还没补完。

技术换代的魔鬼在细节,新“风口”一旦滞后,随时被后浪拍在沙滩。

更别说新能源补能、全场景座舱、核心零部件供应这些隐藏boss,个个还藏着提升空间。

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中国汽车工业活得够“带感”,每个参与者都像在赛博丛林里打怪升级,谁也不敢松懈。

说到这里,你是咋看的?

你最期待哪一款国产新车?还是依然还有豪牌执念?

欢迎底下留言咱们一起继续唠唠——中国汽车的明天,有你怎样的想象?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