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卖点有哪些?大空间与智能驾驶对上班族的真实价值

2025年7月29日,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以32.18万至36.9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正式上市,这一价格甚至低于此前的预售价。这绝非简单的产品线扩充,而是理想汽车在增程市场遭遇增长瓶颈、纯电旗舰MEGA遭遇滑铁卢之后,向纯电赛道发起的又一次“背水一战”。问题直指核心:理想i8能否复制L系列的销量神话,抑或只是重蹈覆辙,关键在于它能否摆脱“奶爸车”的路径依赖,在纯电红海中构建全新的用户心智。
新能源汽车理想i8,售价32.18万元,是否值得购买?

理想汽车的崛起,无疑是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增程“奶爸车”模式,精准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实现了现象级的市场突破。然而,这种成功也如影随形地固化了消费者对理想品牌的认知:增程、无里程焦虑、家庭专属。当理想汽车试图将这套成功经验复制到纯电领域时,其首款纯电MPV MEGA的惨败,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暴露出理想在纯电领域的用户心智尚未建立。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和“补能不便”的固有认知,以及理想在全国5C超充网络建设上的不均衡(截至2025年7月仅959座,远低于特斯拉的1900多座),都成为i8突围的巨大阻碍。残酷的事实是,许多理想车主当初选择增程,正是看中了其“市区用电、长途用油”的灵活性,若仅提供纯电,他们未必会买单。这种“路径依赖”和“品牌包袱”正成为理想纯电转型的沉重枷锁。

理想i8的诞生,被视为理想汽车对过往失误的深刻反思与策略调整。它试图融合L系列在空间上的极致优势和MEGA在技术上的前瞻性,以“空间平权”的2+2+2六座布局和5C超充技术(官方宣称10分钟补能500公里)再次吸引家庭用户。车身尺寸超越L8,第三排坐垫长度增至500mm,头部空间优化35mm,旨在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同时,它搭载了VLA司机大模型和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700TOPS),旨在提升智能驾驶能力,并支持接入DeepSeek R1&V3大模型进行本土化交互。然而,纯电SUV市场早已不是蓝海,而是血腥的红海。特斯拉Model Y L版、问界M8、乐道L90、小米YU7等一众强劲竞品虎视眈眈,它们或在品牌影响力、或在价格策略、或在生态互联上形成强大竞争力。理想i8若仅仅依靠“家庭用户定位”和L系列的成功经验,恐怕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乐道L90以更大的车身尺寸和更低的起售价(电池租赁后19.39万元起),已对i8形成直接挑战,其“入门即顶配”的策略更是直击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卖点。

理想i8的成败,将直接决定理想汽车能否真正实现从“增程依赖症”到“增程+纯电双轮驱动”的战略进化。它不仅需要争夺纯电新用户,更要说服现有增程用户转向纯电,这无疑面临着内部产品线“左右互搏”的巨大风险。理想汽车已将2025年纯电产品(包含MEGA)的销量目标从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其中i8和即将于9月上市的i6将承担主力任务。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爬坡,尤其是在2025年6月理想汽车交付量同比下滑24%、环比减少11%的背景下,i8的压力可想而知。若i8未能达到预期,理想汽车可能面临增程红利消退、纯电转型受阻的双重困境,甚至加速其销量颓势,动摇资本市场信心。

理想i8的诞生,是理想汽车在新能源浪潮中一次“务实回归”的关键一步,但市场的“进化论”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它能否撕掉“增程奶爸车”的标签,在纯电赛道上铸就新的辉煌,将是理想汽车品牌进化中最深刻、也最残酷的考验。毕竟,在汽车这个修罗场,没有永远的舒适区,只有不断进化,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