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杰调职谜局:长安凯程300亿目标折戟背后

#美女#

陈维杰调职谜局:长安凯程300亿目标折戟背后

2024年4月,成都新能源商用车峰会。

聚光灯下,陈维杰手握话筒,声音斩钉截铁:“长安凯程将用数智化平台重构物流生态!研发周期缩短50%,用户收益提升20%!”台下掌声雷动。没人想到,四个月后,这位长安凯程的掌舵者悄然退场——从风光无限的商用车主帅,调任长安汽车物流中心总经理。平级。却远离核心战场。

一、老将的豪赌:300亿野心与残酷现实

陈维杰并非空谈家。

二十余年履历浇筑他的底气:从商用车产品总监到长安欧尚战略操盘手,再到2022年执掌长安凯程。他深谙市场痛点,更敢画宏伟蓝图。2023年,他立下军令状:“2025年营收300亿!”。

但数字从不说谎。

2023年,长安凯程营收97.82亿;2024年前三季度,87.51亿。距离目标仅完成三分之一。亏损。持续亏损。更刺眼的是产品困境:

•皮卡“售保分离”的荒诞:旗舰车型览拓者销售归凯程,售后却归长安汽车。客服语焉不详。用户一头雾水。

陈维杰调职谜局:长安凯程300亿目标折戟背后-有驾

•生锈的“创富利器”:车质网投诉堆积如山。欧诺S车身锈蚀如“纸片”,转向失灵、变速箱异响。五年车龄,轮眉已穿孔。

•皮卡战略空中楼阁:2022年销量3.18万辆,未进行业前五。却高调宣扬“皮卡生态”“用户共创”。

目标遥远。非常遥远。

二、价值创新,为何沦为苍白口号?

陈维杰的演讲充满热词:“技术创新!”“生态共赢!”“融合共创!”。现实却骨感得刺眼:

•技术短板暴露无遗:当览拓者因蓝鲸发动机故障频发,售后被迫“外包”给长安汽车时,凯程的技术底牌已被戳穿。

•数智化蓝图落地迟缓:2024年承诺的K01平台“缩短研发周期50%”,至今未见量产车投放。口号跑在车轮之前。

•用户信任崩坏:黑龙江车主投诉发动机故障灯频闪,售后归咎“油品问题”;山东用户在高速突遇动力骤降。安全?成了奢侈品。

价值创新?用户只想要一辆不生锈、不抛锚的车。

三、人事地震:长安的冷酷逻辑

陈维杰调职谜局:长安凯程300亿目标折戟背后-有驾

陈维杰的调离绝非孤例。

2025年8月,长安高层剧震:常务执行副总裁叶沛升迁,“80后”设计掌门米梦冬跻身副总裁。更早的2月,二级单位总经理全体解聘重聘。合资板块同步换血:长安福特、马自达高管大洗牌。

规则赤裸而清晰:“能者上,庸者下”。

陈维杰的三年任期,恰逢长安新能源转型生死局。2025上半年,长安净利润暴跌19.09%,但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49.05%。当集团押注深蓝、阿维塔冲刺高端新能源时,凯程的亏损与皮卡滞销已成包袱。调离。已是体面退场。

尾声:新帅的沉默与未熄的火种

今日的长安凯程,总裁已更替为董晨睿。陈维杰的300亿宣言,如烟消散。

但他在2024年峰会上的断言仍具灼见:“新能源商用车不是金融工具!必须回归效率本质!”。这句话,像一颗未引爆的炸弹。埋在新团队的征途上。

陈维杰调职谜局:长安凯程300亿目标折戟背后-有驾

或许某天。当凯程真正攻克了生锈的车身、断裂的售后、苍白的创新。陈维杰未竟的野心,才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商战场没有温情,只有齿轮咬合的冷酷。

调职是句号?不。它只是战略败退的注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