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人都刷到视频了,那就是奇瑞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搞的一次挑战活动,结果出了点意外。
这事儿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热烈,说什么的都有。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看看大家都在关心些什么,为什么一个汽车挑战能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事情是这样的,奇瑞前不久刚推出一款叫风云X3L的新车,是个十万块钱左右的SUV,外形方方正正的,看着挺硬朗。
新车上市,车企都想搞点宣传,让大家知道这车性能好。
奇瑞就想到了一个特别有噱头的点子:去挑战张家界的天门山天梯。
那个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又高又陡,有的地方坡度都超过六十度了,看着就腿软。
早些年,英国的路虎用一台上百万的豪车成功开上去了,当时轰动一时,成了一个经典营销案例。
奇瑞这次的想法可能就是,你百万豪车能干的事,我十万块的国产车也敢试一试,要是成功了,那不就证明咱国货的实力嘛,绝对是天大的好广告。
于是,就在2025年11月12号中午,这场万众瞩目的挑战开始了。
在各种镜头和无人机的拍摄下,这台风云X3L开始轰着油门往上爬。
一开始还挺顺利的,车子一步步地啃着台阶,看着确实挺提气。
可就在半道上,情况不对了。
视频里能清楚地看到,车子突然就往后滑,而且是斜着滑,驾驶员明显控制不住了。
接着就是让人心惊肉跳的一幕,车子“哐”的一声撞上了旁边的护栏,好几节金属护栏直接被撞断,车头的一部分都悬在了悬崖外面,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幸好车最后卡住了,没掉下去,人也没事,但这画面实在是太吓人了。
这段视频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了。
当天下午,各种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都是这件事。
一开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嘲笑,说奇瑞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
毕竟,挑战失败,还搞得这么狼狈,确实有点丢面子。
紧接着,各种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讨论的焦点就从单纯的成败,转向了这种“极限营销”到底合不合适,安不安全。
面对这么大的舆论压力,奇瑞的反应还算快。
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大多数人都睡了的时候,奇瑞的官方账号发了一篇很长的道歉信。
这封信的态度非常诚恳,没有推卸责任。
信里解释了事故的直接原因,说不是车子发动机或者刹车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一个安全措施上的小零件出了岔子。
原来,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在车后面系了一根防护绳,以防万一。
结果,固定这根绳子的一个金属卸扣,就是那种很结实的金属扣环,意外脱落了。
这下可好,本来是保险绳,一下子成了绊脚绳,松脱的绳子缠住了右边的车轮,让车轮转不动了,动力传不过去,车子这才失控下滑。
奇瑞承认,是他们在活动策划和执行上考虑不周,对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没把控好。
他们向景区、游客和所有关心这件事的人道歉,并且承诺会负责修复所有被撞坏的设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这个态度,倒是赢得了一些人的好感。
但是,网上的讨论并没有因为这封道歉信而停止。
根据一些数据分析,关于这件事的讨论里,负面评价占了大概百分之三十五还多。
这百分之三十五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公关失败。
你搞营销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结果出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反而让很多人开始质疑你的专业能力和产品质量,得不偿失。
其次,是对公共安全的漠视。
天门山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每天有那么多游客。
在这种地方搞这么危险的活动,万一车子掉下去,或者撞断的护栏砸到人怎么办?
这是拿公共安全开玩笑。
再者,就是对公共设施的破坏。
景区的护栏是保护游客安全的,你为了自己做宣传给撞坏了,这性质就很不好。
很多人也因此质疑景区管理方,为什么会批准这么一个有巨大风险的活动。
当然,网上也不全是批评的声音。
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替奇瑞说话。
他们觉得,我们应该看到奇瑞的勇气。
作为一个国产品牌,敢用一台十万块的平民车,去挑战一个曾经只有百万级豪车才敢尝试的极限项目,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鼓励。
这说明我们的国产品牌有自信,有冲劲,不怕失败。
而且,奇瑞在出事之后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认错误,解释原因,承担责任,这种坦诚和担当的态度,比那些只会吹牛、出了事就甩锅的企业要强太多了。
这部分人认为,我们应该对努力向上的国产品牌多一些宽容和支持,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全盘否定。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吸取了教训,下次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你看,这件事情在网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的人看到了勇气和担当,批评的人看到了鲁莽和风险。
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现在社会的一种复杂心态:一方面,我们为国产汽车的进步感到自豪,希望它们能越来越强,敢于和国际大牌叫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它们能走得更稳,更专业,在追求营销效果的同时,必须把安全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说到底,奇瑞这次的“天门山惊魂”,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雄心壮志是好的,敢于挑战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光有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周密严谨的策划、万无一失的准备和对公共安全百分之百的敬畏。
那个小小的卸扣,成了一个代价高昂的教训,它告诉所有企业,任何宏伟的目标,都可能因为一个被忽视的细节而功亏一篑。
对奇瑞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营销,但如果能真正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那么这次“学费”也可能交得值得。
而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这件事也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个正在努力向上攀登的国产品牌,既有闪光的优点,也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