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8万起售的享界S9T,刚刚上市那阵,附近的朋友李哥就凑上来了。张望两眼说:这车看着挺有范儿,要真亮点在哪?我略一思索,前段时间刚翻了份资料,心里有个模糊的感觉:豪华的旅行车,核心就在那科技与实用的平衡。
拿它跟另外两款同价车型一比——一是一款同样主打豪华,却偏重运动感的SUV(虽然说SUV是常规),另一是几款走实用路线的家轿,明显觉得享界S9T在空间和科技表现上就比较突出。你能想象吗?它的长宽高,5160/2005/1492,轴距3050,我用手比划了下,基本跟一辆中等偏大的三厢车差不多,但内里空间是真的大。
那天我坐在它的副驾,瞧着中控大屏,终于明白:这车的科技氛围真挺足。16.1英寸的悬浮屏、12.3的液晶仪表,还有副驾的娱乐屏——比起很多套路车型,那这块屏其实更像家里的大平板,你摆在那儿,坐在副驾就像在私人影院。然后你会问:这个科技到底有什么用?其实你想啊,现代人出行不光是代步,更是移动的休息场。它的智能投影系统,不只是出彩的卖点——我猜这是为了满足那种边开边玩的情感需求。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多媒体区域的细节:副驾驶侧那个屏其实可以用来查导航、追剧,甚至还能用来控制车内灯光、空调。你说,这不就是把家里搬到车上嘛?除了这个,小桌板、冰箱,配置上倒没有缺席。你会不会觉得:车里装这么多,其实也是在增添日常的仪式感?而且,电动门、遮阳帘,都让回家、出行变得更便利。
但我得坦白:我心里还在琢磨,科技感再强,实用性才能撑起这价格。动力方面,纯电版本,227kW的单电机,估算下来,匹配100kWh电池,百公里能耗大概在20度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续航能到800多公里,像我这么懒的,每次充满电出门,估算能跑一两天,够用吧。
但另一方面,增程版就在那打个滑:37kWh电池,能跑两个多小时的纯电,出远门时得靠增程。你觉得,家庭用户会怎么选择?我估算,或许更偏向纯电,毕竟充电便利。但在偏远地区,增程还真有生存的必要。你会考察过,家里普通插座能不能保证充满一辆车?我知道有的车主吐槽:充个电还搞半天。这我就更更正不了:实际用起来,充电慢还是个问题。
至于供应链那个事,其实就像做家常菜,要的调料(零部件)得到手,品质才能保证。像它用的华为的智控系统,我觉得氛围棒极了,关键点在于:你信不信科技越复杂,越容易出错?这也是我心里有点存疑的地方。毕竟,技术再先进,也得有人维护你的智能厨房。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它真能用一辈子吗?毕竟科技车现在承担的其实更像消费品。你要是问我:长期使用,维修方便吗?我的感觉是:品牌重量还得看售后啦。毕竟,换个电池,技工们经验不同。那个修理工佐料路上跟我吐槽:电池掉电快的,还是老油条的办法。
顺便提一句,刚刚我问了个销售:等你们实际开了之后,觉得这个价钱值不值?他笑了:市场反馈还在观察,但功能配置确实不输豪华中型车。偏偏我觉得:豪华,更多像一种买到感。你看,车门无边框、星河尾灯、运动黑化套件,都是为了打造高端的感觉,但实际上,究竟实用还是炫耀成分多?我不太确定。
有个小细节,我特别喜欢:那星河尾灯,晚上看到就像流星划过。而且,车顶那个扰流板,实际上对空气阻力影响很小,但做得漂亮。你会不会觉得,车这种外在美感,更像是静止的艺术品,日常开起来,感受怎么都比那些死板的家庭车丰富。
我得承认,家庭出行,最重要的还是车内那个性化的空间。副驾娱乐屏让我联想到,自己每次开长途,都是说走就走的冲动。你平时是不是也觉得,车变成了移动房子,能容纳的情感,比想像中还厚?你会不会也觉得:买家最在乎的,还是那一点点旅行的仪式感。
说完了,我突然反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科技吗?舒服、实用才是王道。也许这就是我对它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被吸引,一方面又觉得有点麻烦。
三个不经意的问题:车里的智能会不会变成监控工具?未来如果硬件落后,软件还能升级吗?再者,家庭买享界S9T,除了颜值,真能让用车变成一种享受,还是变成一份负担?
这一切,可能都还在等待时间去验证。而我,只是在想着,下一次出门,能不能带上那只本该陪我走南闯北的,真心喜欢的细节——那叫做车内的那份静谧,简单又真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