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车企仍不敢冒险?很少用国产轮胎,这事真不能赖人家

Model Y整备质量达2吨,比同级燃油车重300公斤,相当于多载4个成年人。 轮胎需多承受20%以上的压力,国产胎的胎体结构在高负载下易变形,导致接地面积不均,加速磨损。

为何车企仍不敢冒险?很少用国产轮胎,这事真不能赖人家-有驾

某测试中,国产胎装在2.6吨的电动SUV上,连续急刹三次后出现打滑迹象,原厂米其林胎五次测试后仍稳定抓地。

电机瞬间爆发力是燃油车的2-3倍, 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1000Nm扭矩输出,急加速时胎面橡胶承受巨大剪切力。

某国产胎在2.5吨电车上高速过弯后,胎面整片脱落;同场景下,固特异e锐乘仅表面轻微磨损。 国产胎为提升耐磨性,胶料硬度偏高,反而牺牲了抗撕裂性。

静音困境:没了发动机噪音,60km/h时速下胎噪占比达70%。 国产胎普遍62dB,米其林EV胎仅58dB,差距相当于从图书馆走进菜市场。

国产胎为控制成本,较少采用聚氨酯静音棉技术,国际品牌将此作为电车胎标配。

能耗死穴:轮胎滚阻每增加10%,电车续航缩水2%。 国产胎滚阻系数普遍7.5-8.5,而米其林EV胎可达6.0以下。

某用户实测:换装国产胎后续航直接缩水8%,相当于满电少跑47公里。

为何车企仍不敢冒险?很少用国产轮胎,这事真不能赖人家-有驾

胶料配方代差:米其林EV胎添加硅填料降低滚阻,国产胎胶料耐热性不足。 频繁动能回收导致胎温飙升18℃,加速国产胎老化。

某实验室对比:国产胎胶料在70℃下硬度衰减速度比国际品牌快40%。

测试标准代差:车企新增11项电车专属测试。 某新势力要求轮胎通过800V高压绝缘测试,并在扭矩突变时控制胎面形变≤2.3毫米。

国产胎缺乏百万公里级实车验证,某厂商试图配套理想汽车,但因形变超标被拒。

车企不敢冒险:某新势力原配国产胎,用户提车后集体投诉“轮胎降档次”,最终连夜换装米其林。

采购经理直言:“30万的车配国产胎,用户觉得掉价,我们不敢赌”。

数据印证偏见:20万以下车型中国产胎配套率70%,30万以上高端电车占比不足10%。

极氪001、问界M9等清一色选用马牌、固特异,即便国产胎价格低30%。

为何车企仍不敢冒险?很少用国产轮胎,这事真不能赖人家-有驾

材料突围:普锐玛轮胎用“6MAX技术”整合反应型硅填料和静音棉,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滚阻系数压至0.0065,与米其林持平。 湿地刹车距离比上一代国产胎缩短2.1米。

结构革新:双星“全防爆胎”将胎壁强度提升20%,适配电车高负重,已进入奇瑞供应链。 实测承重达3.2吨,比特斯拉原厂胎高15%。

场景化验证:赛轮液体黄金胎滚阻系数0.0063,暂未量产;朝阳1号EV PRO在蔚来ES8上完成10万公里路试,胎噪降低至60dB以下。

国产轮胎包揽全球75%军工订单,法国阵风战斗机、美国M1A2坦克均采用中国轮胎。 德国ADAC测试中,玲珑轮胎抗冲击力比固特异高18%,湿地刹车距离短1.5米。

同一家工厂的流水线,军用胎卖到欧美,民用高端胎却被国人冷落。

“我们三年追平燃油车胎差距,电车胎要重写物理公式。 ”

——青岛某轮胎厂总工的实验室笔记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