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目前正在执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实施后,讨论度最高也最受争议的问题是什么?没错,就是针对电动车强制限速为25km/h的问题。
随着9月1日的即将到来,新一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即将正式执行。随着各地官方平台的持续宣传,新版国标再次引发的网友的激烈讨论,讨论中最受争议的问题是什么?依然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强制限速为25km/h。
反对方表示,“现在25km/h的电动车接送小孩,一个小爬都爬不上去还得下来推”,有用电动车通勤的上班族吐槽,“20公里路得骑1小时,简直折磨人”,更有网友尖锐批评:“制定标准的人有几个是骑电动车出行的?”很多车主呼吁:限速25km/h的电动车,不如解禁摩托车,别再折腾了!
反对方则表示,“电动车速度快就不安全,特别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有的认为“电动车一出事故就是机动车的责任,慢点好”,有的表示“觉得电动车速度慢,就去选电摩或者摩托车,只要考驾照就行”。
那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需更高速度应选择电轻摩/电摩(需驾照、保险),但现实是全国超200个城市实行“禁限摩”,两轮高速车型在这些城市中实际上是被政策架空的。也就是说在电动车强制限速25km/h的背后,两轮用户想要在禁摩城市中选择更快速度的出行,是没有一个解决方案的。
所以结果就成为了2019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后,为电动车解除限速成为了全国大量用户的集体默契。
此前央视就痛批电动车解限速的行为,多次报道“电动自行车违规解限速乱象”。甚至有一年的315晚会上就针对电动车解除限速的行为做过一次专题性曝光。节目播出后,地方市监局部门也针对此问题开展严查。例如北京市监局就组织召开警示约谈会,抵制“解限速”等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拼改装行为。
央视315晚会的含金量就不多说了,基本报道哪个行业出问题,哪个行业就要面临大规模整改、检查和全国民众的口诛笔伐。但报道电动车后引发的结果却出乎预料,大量网友和民众却并不买账。
有一个理性的网友表示“315晚会需要曝光的是那些产业乱象和厂商的无底线行为,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但电动车解除限速的情况,很明显用户的个人行为,商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会去主动给你说解除限速,只有用户有需求才会做”。
这一说法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实际上全国都在解除限速的这一默契,也真实说明了大量民众对电动车强制限速25km/h的要求感到不满。
但这新一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后,这个默契或许会出现巨大的改变,因为新标准中明确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完善蓄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的防篡改要求和方法,不给非法篡改留空间。
简而言之就是,从生产端强制要求杜绝电动车解除限速的问题。或许新标准执行后,新一版的电动自行车就没办法通过解除限速来改变强制限速25km/h的情况了。
从现实市场情况来看,25km/h的限速显然满足不了大部分电动车用户的日常需求,但因为明确禁摩,许多用户只能无奈选择电动车,通过解除限速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车辆的速度。
那么如果禁摩令解除,电动自行车还会出现多少解除限速的问题呢?对新版国标依然强制限速25km/h的要求,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