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最近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都在讨论丰田的动静。你看数据吗?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也就不到15%。而丰田一向慢热,去年只卖出了不到300万新能源车,但他们突然宣布要在2027年推出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听起来挺震撼的吧?其实我一开始觉得,哎,又是大新闻,啥时候能落到实地?但仔细想想,这事儿倒挺有看头的。
你知道吧,丰田的固态电池技术其实不是新鲜事。它们已经获得了日本政府的生产许可,明年就能开始试产。说实话,很多车企都在研发,但真正能量产的,还得看材料和供应链这关。住友金属矿山帮忙量产全固态电池用的正极材料,那就是个保障,听起来像是产能有保障的意思(这段先按下不表,后面再细说)。我翻了下笔记,估算他们的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不是吹,真的远超现在很多主打续航的电动车。
真要说,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哪?能充得快,安全性高。丰田说了,固态电池没有自燃或撞击起火的风险。这个挺吸引人的,尤其是你也许还记得去年某品牌一款电动SUV,一起碰撞测试烧得跟炸了锅似的。实际上,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行业的痛点。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在350Wh/kg左右,磷酸铁锂大概150-210Wh/kg,可怜的密度,不能和你想象中的未来电池画等号。而固态电池呢?能超过500Wh/kg。这数字听着就很诱人,那意味着在相同体积/重量下,能装更多电能。
但我也在想,这技术能很快普及?还是得看成本和供应链的调整。现在所谓的固态电池,制造工艺还不成熟,材料成本高,批量化难度大。去年我偶然听到修理工说:要是能量产,用了这几年,可能也就那样,成本高得离谱。当然这是偏他们行业的看法,但也反映了目前的尴尬——理想和现实还差一截。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固态电池的心算成本要比现在主流锂离子电池高出不止一倍。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堆品牌都没果断押注的原因。丰田这次借住友金属矿山的关系,能保证供应链供应,似乎把风险降到最小。我还猜测,不知道未来几年我们能不能看到价格逐步下降,毕竟如果续航和安全都能像他们说的那样,客户的接受度就会大大提升。
(这段先按下不表)有个朋友去年跟我吐槽,他那朋友开一辆豪华纯电SUV,续航还没原车厂宣传的多,充满电跑不到400公里。一问价格,差不多这个价位的其他品牌,配的电池容量也就相差不多。大家都知道,价格、续航、充电速度,这三者很难全部兼得。比如说,你要更快的充电,可能不得不牺牲一些续航。前面讲的1200公里续航,毕竟还是理想状态,实际开一圈,参数会缩水一部分。
对比同行,像某些三元锂电池车,充满电几十分钟就能跑300多公里,但安全隐患则是另一大话题。有用户说过,那天我帮朋友换轮胎,顺便看了下车底盘,看到满城的电池组,隐隐觉得还挺不放心。我理解,安全感确实很宝贵。你知道,这世道大部分时候都比想象中复杂。
说回来,丰田的这步棋,我觉得像是给行业洒下一点未来已来的信号。虽然还得等明年验车后确认技术成熟度,但我得承认,固态电池给人一种未来的既视感。难怪去年我听到一个销售偷偷跟我说:要是真的能量产,续航真的能那样拉长的话,车的保值率会有什么变化?没细想过,或许会。但是,短期内,你觉得价格是不是还能保持平稳?
我挺好奇的,像主流品牌一直强调的快充技术,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大规模普及?我估算,2025年前,快充占比还能涨点,但到年底,看用户体验支持情况,可能还不尽如人意。
我还想问自己,未来要不要赌一把,去买一辆配固态电池的车?还是先看看市场反应再说。毕竟,所有的梦想都得经过时间的验证(这段就先这么留着)。反正目前这个行业,就像一辆还在加速的火车,谁知道下一站会到哪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