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最近路上的电动车好像有点“安静”了? 不是车少了,是车速慢了! 2025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一纸文件让整个行业抖了三抖。
新规规定车速超过25公里每小时电机断电,塑料用量被砍到整车的5.5%以内,铅酸电池车重上限却从55公斤提升到63公斤,家里那辆花了三四千块钱买来的旧车,会不会一夜之间变成“废铁”?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
新规实施后,工厂已经不能再生产旧国标车了。 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 不过商家手里还有库存旧车,他们还可以卖3个月。 政策给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在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到了12月1日,市面上销售的就全是新国标车了。
家里正在用的旧国标电动车,只要已经上了牌,就还能继续骑,不会被迫强制淘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何鹏林明确表示:“新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行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的约束。 ” 所以旧车车主们暂时可以放心了。
这次新国标在安全方面下了功夫。 车速一旦超过25km/h,电动机就会自动停止动力输出,想靠改装控制器破解限速基本没戏了。 新规还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了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为了防止电动车火灾,新规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这是因为塑料易燃,减少塑料使用可以降低火灾风险。 新标还强化了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
不过新规也对铅酸电池车展现了宽容的一面,将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到了63公斤。 这意味着铅酸电池车型可以配备大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有望提升。 铅酸电池虽然笨重,安全性较好、价格便宜,在电动自行车用电池中占比接近80%。
北斗定位成了新车的标配,每辆新国标车都内置定位模块。 对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普通家用则可自主选择是否保留。 这个功能能在车辆被盗时实现实时追踪,电池温度异常或电压过高时,手机会立刻收到警报。
新规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实际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几乎不使用脚踏功能,甚至主动拆除脚踏板。 调查显示,基本不用脚踏骑行功能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9%。
现在到11月底是购买旧国标车的最后窗口期,一些地方商家正在降价清仓旧车。 部分热门型号已经断货,上海、杭州的商家降价300-800元清仓。 有车主算过账,现在买旧标车大概能省20%到30%的钱。
如果想买新车,一定要认准“CCC认证”标志和产品合格证。 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获得认证并在车身上标注CCC标志,表明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 消费者可通过产品所标明的CCC证书编号,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证书真伪。
各地正在推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政府对交回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鼓励购买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生产的合格新车。 用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换购铅酸蓄电池自行车的,还可能获得更大补贴力度,因为这符合安全导向和现实情况。
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被点名要求换车。 新规要求经营性车辆必须加装动态监控,超速会自动断电。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正在批量采购带“商用”标识的新国标车型。 个人骑手如果私自改装电瓶,可能会被平台封号。
对于低速四轮电动车(俗称“老年代步车”),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这些车辆仍无合法身份,属于违规车,交警见到会查处。 北京近期就扣留了3700多辆无牌老年代步车。
车辆防盗也是新规关注的重点。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整车编码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如激光蚀刻或金属铭牌,确保标识能够承受800℃以上的高温而不损坏。 这样即使车辆发生火灾,也能通过永久性标识快速准确地识别车辆信息,进行事故溯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