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一年只卖23万台车,凭什么还能狂赚20亿?

长安福特又又又换人了,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一个叫杨大勇的哥们,在执行副总裁这个堪比修仙小说里“护法”的位置上,干了两年多,然后就“喜提毕业证”了。接盘的是王孝飞。

每次看到这种人事变动,尤其是合资车企的,你都得用一种看大型宫斗剧的心态去品,才能品出那个味儿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正常的商业调整,这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主题叫“假装我们还有救”。

开局先来个暴论:杨大勇被换,跟他的能力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真正的原因是,长安福特这艘船,漏水的速度比船上人往外舀水的速度快太多了。换谁来当舀水工头,结局都一样。除非你能把船开到天上去,直接进入“飞升”模式,否则沉没只是时间问题。

杨大勇的履历,堪称一个标准的“长安优等生”模板。从市场到公关,从商用车到新能源,一路打怪升级,根正苗红。在长安从微面之王转型轿车小王子那个关键节点,他立过功;在长安搞高端品牌,他掺和过;在长安新能源从一张白纸开始画符的时候,他是那个画符的。讲真,这哥们绝对是个人才。

然后,这么一个人才,在2022年底被派到了长安福特这个“副本”里。当时长安福特的状态是什么呢?是“垂危”。

我们必须得启动一个思想实验,才能理解长安福特当时的处境。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曾经在华山论剑拿过第一的绝世高手,叫“福克斯·蒙迪欧”,你的独门绝技“操控铁布衫”和“用料金钟罩”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当年你一跺脚,整个武林都要抖三抖。但时代变了,现在江湖上流行的是“智能化闪电战”和“冰箱彩电大沙发雷电法王”,大家比的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谁的法术更花里胡哨,谁的“任意门”开得更快。

长安福特一年只卖23万台车,凭什么还能狂赚20亿?-有驾

你呢?你还在苦练你的铁布衫,嘴里念叨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结果就是,人家开着高达满天飞,你还在地上扎马步。

杨大勇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状态的长安福特。一个沉浸在昨日荣光里,肌肉还在,但灵魂已经开始涣散的“老宗师”。

数据显示,2016年巅峰时,长安福特一年能卖出去94万多台车,离百万俱乐部就差临门一脚,那时候的风光,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到了杨大勇手上,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3.3万。这个跌幅,已经不是腰斩了,这是直接给你截肢到脚脖子。

问题出在哪?新能源。

这三个字,对于现在的合资品牌来说,简直就是“催命符”。不是他们不想搞,是他们搞起来的样子,太拧巴了,太精神分裂了。

一方面,美国的老东家福特,自己还在跟特斯拉玩“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预判”,电马Mach-E在美国都卖得磕磕绊绊,指望它给中国市场一个“版本答案”?别做梦了。另一方面,中方伙伴长安,自己的“深蓝”、“启源”、“阿维塔”这些亲儿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大家都在掀桌子,都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里肉搏,谁有空拉着你这个“干儿子”慢慢散步?

长安福特一年只卖23万台车,凭什么还能狂赚20亿?-有驾

所以长安福特的新能源,突出一个“重在参与”。那个电马,月销三位数,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后来干脆在榜单上“查无此人”。杨大勇自己都摊牌了,说“福特电马我卖一台亏十万,实在亏不起了”。

长安福特一年只卖23万台车,凭什么还能狂赚20亿?-有驾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这是血泪的控诉。这已经不是做生意了,这是在做慈善,而且是那种感动了自己,恶心了财务的慈善。卖一台亏十万,这哪是卖车,这是在发红包啊,买车的车主都得给你磕一个。

但最魔幻,最让我这种中年人看不懂,甚至有点想笑的事情来了。

就是这么一个销量持续拉胯,新能源基本等于“自爆”的长安福特,它居然,是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之一。

2024年,长安福特净利润20.9亿。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20.9亿。这钱赚得,堪称商业奇迹,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节节败退的品牌,还能这么赚钱?

答案很简单,两个字:吃老本。

这才是品牌玄学的终极奥义。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个人IP,而福特,在中国市场最值钱的,是过去十几年里卖出去的那几百万台福克斯、蒙迪欧、翼虎。

这些车就像一个个压缩毛巾,当年卖出去的时候,是一笔钱。现在,它们老了,要保养,要维修,要换零件,泡到水里,瞬间膨胀成一个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利润池。长安福特现在根本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它本质上是一家披着车企外衣的、全国最大的“福特指定汽修连锁集团”。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蒙迪欧-致胜的人,对此深有体会。那车,底盘是真扎实,操控是真不错,但小毛病也是真的多。今天这个传感器坏了,明天那个模块不灵了。你去外面的修理厂,人家两手一摊,说这玩意儿得用专用电脑刷,我们搞不定。最后你只能乖乖回到4S店,心甘情愿地被“收割”。

这就是存量市场的威力。当年的百万香火,如今成了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杨大勇在任的这两年,他的核心任务可能根本不是卖新车,而是怎么把这几百万老车主的“售后价值”给榨干。新车卖得好不好,那都是锦上添花,售后这块不出问题,才是基本盘。

但这种模式,就是往脖子上套绳索,越收越紧。老车主总有换车的一天,当他们发现你家的新产品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转投隔壁的“雷电法王”。吃老本,只能续命,不能飞升。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

长安福特一直在说,我们在调整,在找新能源的方向。光一款车,平台就升级了三次,定位改了又改。

这话说得,外行听了觉得好认真,内行听了简直想哭。这不叫认真,这叫迷茫,叫没主见。别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还在纠结孩子到底叫“狗蛋”还是“翠花”。在如今这个“一天一个版本”的修仙时代,你这种犹豫,就是最大的原罪。加大加大加大,才是唯一的活路。

所以现在换上王孝飞,能改变什么吗?

我不知道,我也不乐观。

这不是换一个厨子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是整个餐厅的定位都出问题了。当别的餐厅都在搞分子料理、网红直播,甚至直接开始免费送菜,只为拉人头的时候,你还在坚持你的“传统鲁菜一百年不动摇”,那你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一个活的博物馆。

说起来,我楼下那台老福克斯,车漆都起皮了,但大爷每天早上还是擦得锃亮,可能这就是信仰吧。

所以王孝飞上任,能怎么办?答案很简单:继续念经。

一边继续服务好几百万老车主,把“吃老本”这本经念好;另一边,继续跟双方股东扯皮,把“未来可期”这本经念得更响亮。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经念得够响,销量下滑就追不上我。

长安福特一年只卖23万台车,凭什么还能狂赚20亿?-有驾

至于什么时候能真正拿出让市场“哇塞”一下的产品?

天知道。

反正这出戏,还得演下去。我们这些看客,就当是看个乐子。毕竟,在一个所有人都发疯的世界里,看别人怎么体面地假装正常,本身就是一种顶级的娱乐。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