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SU7 Ultra这车,着实出圈了。街面上瞅瞅,能见度噌噌往上涨。可随之而来的,嚯,交通事故也多了起来。一旦出了岔子,舆论场瞬间沸反盈天,没办法,谁让小米这牌子,自带话题体质呢。于是,问题就来了:这锅该谁背?是雷布斯把关不严,还是Z世代过于膨胀?
要我说啊,SU7 Ultra简直就是年轻人的“平替法拉利”。搁以往,普罗大众想沾沾法拉利的仙气儿,那都得祖坟冒青烟。同样是千五匹的动力,布加迪起步价都是天文数字,SU7 Ultra呢?摸摸钱包,努努力,也不是遥不可及。雷军这手笔,颇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意味,把原本高不可攀的玩意儿,硬生生拽下了神坛。可这“天火”一旦入凡尘,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您想想,布加迪那种级别的,全国屈指可数,而且车主们大多惜如拱璧,舍不得让它风吹日晒。但SU7 Ultra不一样,订单都破万了,这意味着什么?堪比《权力的游戏》里,龙妈直接批发巨龙,连乔弗里那种熊孩子都能骑上一头!那画面太美,不敢看。维斯特洛大陆还不直接变成“焦土模式”?
千五匹马力的猛兽,成群结队地在马路上狂奔,这在汽车发展史中,那都是前所未有的奇观。这种感官上的冲击,势必会颠覆既有的交通秩序,甚至重塑人们对“速度”的理解。并且,这种颠覆还会绵延不绝,毕竟SU7 Ultra还在热卖,而且势头正劲。这件事儿对小米和雷军的反噬,想必他们也始料未及。之前那种“埋头做产品就万事大吉”的思维定势,如今看来,有点水土不服了。以前在网上蹦跶得欢的雷军,突然偃旗息鼓了,为啥?估计是被眼前的乱象搞得有点宕机了。
类似的情节,在历史的剧本里,早已屡见不鲜。1811年,蒸汽机的横空出世,让无数纺织工人失业,他们怒火中烧,挥舞着榔头砸向冰冷的机器。1913年,福特祭出流水线大法,生产效率飙升,但工人们也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精神濒临崩溃。历史啊,总是循环往复,以一种惊人的相似性。
说到底,时间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它能让人慢慢适应新事物,抹平伤痕,化解偏见。中国制造,加上电动化的浪潮,势必会让大马力汽车逐渐平民化,成为寻常百姓的代步工具。这种趋势,锐不可当。年轻人要想熟练驾驭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咱们,不妨拭目以待。只是,话说回来,当技术进步的红利惠及更多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未雨绸缪,引导大家更好地“玩转”这些高科技产品?这才是更为关键的。当我们一味指责年轻人“玩火自焚”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躬身自省,我们的安全教育,我们的道路规划,是否也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