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

所以,清华大学又把比亚迪的混动系统印上教材封面了。

这事儿有意思了。讲真,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信号。这不是学术圈给产业圈递小纸条,这是直接在最高讲台,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一朵大红花戴在了比亚迪头上,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台下其他同学。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同行们的心态,估计已经崩了。

在混动这个修罗场里,前几年大家卷的是什么?是结构,是档位。今天你出个2档DHT,明天我就要搞个3档,后天恨不得整个无级变速出来,好像档位越多,就越高级,越有技术含量。大家都在拼命向市场证明,自己造的这个“瑞士军刀”功能有多么复杂,刀片有多么多。

这套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工业时代的肌肉秀,一种理工男的直男式炫耀。

结果比亚迪在干嘛?它不务正业。它直接掀了桌子。当大家都在卷“怎么把瑞士军刀做得更复杂”的时候,王传福老师直接掏出了一把削铁如泥的板砖,上面刻着两个字:省油。

它的DM-i,后来的DM5.0,本质上就是一套大道至简的逻辑: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用最简单的单档结构,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增加成本的、让用户闹心的环节,统统砍掉。目标只有一个,把亏电油耗这个终极BOSS,摁在地上摩擦。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这在当时,是被群嘲的。什么“伪混动”、“增程plus”,帽子一顶一顶地扣。因为在“档位越多越牛X”的玄学叙事里,比亚迪这种行为属于异端,属于自爆卡车。

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当技术宅们还在争论瑞士军刀的第18个功能是不是伪需求时,用户已经用脚投票,把那把最锋利的板砖抢光了。因为我作为一个要养家糊口的中年人,我真的不在乎我的车有几个档,我只在乎我每个月去加油站的时候,心会不会痛。

现在,清华下场了。五年之内,两次把这块“板砖”的结构图印上封面。这已经不是背书了,这是在“传道”。它等于告诉所有未来的汽车工程师:孩子们,别走弯路了,别天天想着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真正的牛X,是把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给解决了。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一群人还在研究怎么炼制九转还魂丹,结果有个家伙直接靠吃饭就白日飞升了。你说气不气人?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有人说,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比亚迪每年从清华招那么多人,这是不是自己人捧自己人?

诶,这个想法就年轻了。你以为学术界的最高殿堂,脸面是这么好卖的吗?教材,尤其是封面,那是门面,是整个学派的价值取向。快速把一项刚经过市场验证一年的技术放上去,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这条技术路线的未来。如果DM5.0两年后被市场证明是坨屎,那这本教材就是整个清华汽车系的耻辱柱。

他们敢这么干,只有一种解释:他们认为,混动战争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了。胜利者,就是那个拿着板砖的家伙。

更有意思的是什么?是曾经那些瑞士军刀的忠实信徒们,现在也开始偷偷摸摸地造板砖了。你去看,好几家之前吹多档吹上天的品牌,新出的混动车型,宣传口径悄悄变成了“平顺”、“高效”,对档位数绝口不提。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这就叫“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甚至不能叫抄作业,这叫“悟了”。他们终于想明白了,在绝对的低油耗面前,任何复杂的机械结构,都是一种行为艺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这个车圈,难道不比我的比喻更荒诞吗?

当然,比亚迪的这种简单粗暴,也只适用于当下这个阶段。它属于那种“我不过了,大家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打法。它用极致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把所有对手拉到了一个维度进行血腥的巷战。这 reminds me of the time I tried to assemble an IKEA shelf with 50 screws when all I needed was two. I ended up just using duct tape. It worked perfectly.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可战争是会升级的。当所有人都开始造板砖的时候,比亚e迪怎么办?它还能继续把热效率从46%干到50%吗?它还能把亏电油耗压进“1时代”吗?这就是后话了。

但至少在今天,在2025版《汽车构造》的封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技术路线的胜利,更是一场思想路线的胜利。它证明了,真正的技术自信,不是看你堆砌了多少零件,而是看你解决了多少问题。

所以,比亚迪的插混到底行不行?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当它被印上教科书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行不行”的问题了,它已经成了“标准答案”。你怕不怕?这个答案不是比亚迪自己写的,是市场和清华大学,一笔一划,共同刻上去的。至于你信不信,那是你的事,反正学生们以后考试,都得这么答。

五年两次登上清华教材,比亚迪混动凭什么成了“标准答案”?-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