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闹到最后,还真让人有点没想通,折腾了半天,美国竟然自己站出来拍胸脯保证,说要让中国的安世半导体恢复全球供货。这消息一出,大家伙儿都愣了,这不等于直接承认自己就是背后那个搅局的“元凶”吗?
不久前,荷兰那边突然发难,说为了“国家安全”,要强行“管制”安世半导体,甚至连人家中方委任的CEO都给换了。这理由听着就站不住脚,明眼人都看得出,荷兰背后要是没个大佬撑腰,哪来这么大胆子。
荷兰出头,美国藏刀
事情的引爆点在今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引用了一项冷战时期的老旧法案,直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还冻结了公司上百亿的资产。这一手操作,搞得像是早有预谋。
果不其然,就在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刚刚更新了出口管制的黑名单,安世半导体赫然在列。美国去年底把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拉进“实体清单”,今年9月更是推出了一个“50%穿透规则”,只要是被列入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一半,子公司也跑不掉。安世就这么被自动拖下了水。
更直接的证据是,美国官员曾在6月和荷兰外交部会面,明确提出“换掉中国籍CEO”是获得豁免的条件。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封锁了,而是赤裸裸地干涉企业内部治理,要把安世彻底变成自己手里的棋子。
一招反制,全球车企“断粮”
面对这种极限施压,中方也不是吃素的。10月4日,商务部迅速出手,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直接禁止其芯片从中国出口。这一招,精准地打在了七寸上。
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它超过七成的封装测试产能,全都在中国的东莞。这里每年向全球供应超过900亿颗车规级芯片,掌握着全球四成的小信号二极管市场。中国这边一关闸,全球汽车产业链立马就感受到了寒意。
大众、宝马这些欧洲汽车巨头瞬间陷入“芯片荒”。大众汽车采购总监在内部会议上急得直言,芯片库存最多撑三周,11月开始生产线就得停摆。宝马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库存也就能维持两三周。一场由美国导演的闹剧,最终让自己的盟友先尝到了苦果。
釜底抽薪,人民币登场
就在全球车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团队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10月16日,荷兰总部通知说不再支持中国区员工的工资,第二天更是干脆切断了所有系统权限。
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安世中国。他们不再犹豫,直接发布全员信,宣布独立运营,有权拒绝外部的一切非法指示。紧接着,10月23日,一封邮件震惊了整个行业: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只供给中国境内客户,第二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招太狠了。以前安世的全球交易几乎全用美元,现在强制换成人民币,等于直接绕开了美国可能利用SWIFT系统进行的金融干预。对安世中国自己来说,光是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一年就能减少超过两亿。
结语
安世中国的举动立刻引发了示范效应,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纷纷跟进,试点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虽然头疼,但也明白,跟生产线停工比起来,换个货币结算根本不算事。毕竟,停产一天,损失都是天文数字。眼看着自己的汽车产业离停产只有一步之遥,美国终于坐不住了。从背后施压到主动推动复供,这戏剧性的转变,恰恰说明了一件事:在全球高度整合的产业链面前,任何想靠单边规则为所欲为的想法,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想把安世当工具使,结果发现这工具的开关,并不完全在自己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