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宝马新拉力半年狂降2万,摩友:国产车立功了!

摩托车圈子里,最近的风向变了,那阵仗,比我老家村口大榕树下,大爷大妈们围着看大戏还激动人心。

谁能料到,向来以“蓝天白云”为傲的品牌,竟然也开始“放下身段”,主动走近我们这些寻常骑手?

这番举动,无疑在摩友群体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那股子冲击力,就像盛夏酷暑里,一口灌下冰镇的汽水,从头到脚都透着舒畅与不可思议!

你敢相信吗?

今年才刚刚问世的宝马F 800 GS和F 900 GS,这两款备受瞩目的拉力车型,上市还不到半年,竟然直接给出了两万块的优惠!

两万块啊!

这可不是零头,也不是小打小闹。

消息一出,笔者身边的老摩友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宝马何时如此“慷慨”过?

可事实摆在眼前,官方确认了这一消息,而且,这波优惠并非针对滞销的库存车,而是实实在在的全新批次。

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的价格调整,在高端摩托车市场,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究竟是市场策略的深谋远虑,还是面对竞争的无奈之举?

我们先来瞧瞧F 800 GS。

这款车型作为F 750 GS的进化版,初登场时,定价区间在9.99万至10.09万之间,就已比排量稍小的前代产品便宜了八千块。

当时笔者便猜测,宝马此举或有深意,意在拓宽市场。

不曾想,这股“降维打击”的势头并未止步,又追加了两万的优惠。

如今,只需七万多八万的预算,便能将一台崭新的宝马拉力座驾收入囊中。

这样的性价比,无疑让它成为了中量级拉力车市场的一个强劲搅局者。

谁能想到?宝马新拉力半年狂降2万,摩友:国产车立功了!-有驾

这车,不仅仅是价格诱人,其内在的升级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它搭载的那台895cc直列双缸发动机,动力输出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大功率飙升至64千瓦,扭矩峰值也达到了91牛米。

这些数字,并非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驾驭感受。

当你轻拧油门,那股子源源不断的冲劲,便能轻而易举地将车身带出,加速过程顺滑得如同行云流水,路上超车,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

笔者曾骑着它,感受那种动力随传随到的畅快,确实比老款车型来得更为直接有力,仿佛给骑手注入了一股澎湃的活力。

再看配置,宝马这次给得也相当厚道。

前方的LED大灯,夜间骑行时,前方视野被照得一片通明,照明范围比以往扩大了三成,这不仅提升了行车安全,也让夜幕下的旅程多了一份从容。

前避震系统采用41毫米正置设计,预载和回弹均可进行精细调节,配合170毫米的超长行程。

这意味着什么?

当你驶过那些坑洼不平的路面,滤震效果表现得格外服帖,细小的颠簸几乎感受不到,臀部丝毫未受颠簸之苦,骑行舒适性提升了一大截。

笔者特意寻觅了一段碎石路面进行测试,车身在颠簸中依然保持着出色的稳定性,那种感觉,仿佛置身于摇篮之中,从容与沉稳并存,让人信心倍增。

仪表盘也升级为6.5英寸全彩TFT液晶屏,这已是当下主流车型的标配,但宝马将其做得颇为精细,显示效果清晰锐利,更能实现手机互联,导航信息直接投射至仪表。

从此,骑手再不必担心手机支架不稳,或因频繁查看手机而分散注意力。

多模式骑行选择、弯道ABS系统等一系列安全辅助功能,一应俱全,为骑行保驾护航。

寒冬时节,手部冰冷是常态?

无妨,三段可调的手把加热系统已为你周全考虑。

心向远方,渴望摩旅?

原厂的三箱支架已预留,直接安装行李箱便可轻装启程,省心又便捷。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辆车通过新材料的应用与优化设计,整体重量减轻不少。

别小看这几公斤的减负,它直接转化为操控上的轻盈与敏捷,过弯掉头都变得轻松自如,燃油经济性也随之提升,日积月累,亦能节省不菲的开支。

谁能想到?宝马新拉力半年狂降2万,摩友:国产车立功了!-有驾

目光转向它的兄长,F 900 GS。

这款车型自上市伊始,12.59万元起的售价便已撩动不少摩友的心弦。

如今,在降价潮的推动下,其吸引力更是呈现几何级增长。

F 900 GS,若以一句诗词形容,便是“野性难驯”。

它比前代F 850 GS足足减重14公斤,整备质量降至219公斤。

这简直是为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轻量化如此显著,驾驭感受自然判若云泥,轻快敏捷得令人赞叹。

谁能想到?宝马新拉力半年狂降2万,摩友:国产车立功了!-有驾

动力方面,它搭载的发动机与F 800 GS系出同源,但经过更为激进的调校,最大功率达到66千瓦,最大扭矩93牛米。

这份动力,搭配其轻盈的车身,简直就是一台呼啸而过的越野猛兽。

它身上那套配置,更是将“硬核”二字刻画得淋漓尽致。

倒置避震、浮动式刹车盘,这些都是为更激烈的越野驾驶场景而生。

更为独特的是,它原厂便配备了天蝎尾段排气,那声浪,低沉而富有穿透力,每一次油门轰鸣,都仿佛在宣告着它的不羁与力量!

高阶换挡辅助、五种可调驾驶模式,确保你在各种复杂路况下都能找到最契合的设定,尤其在崎岖不平的越野环境中,那种人车合一的驾驭感,令人心驰神往。

这两款兄弟车型,虽同属GS家族,但其性格特质却截然不同,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F 800 GS,座高815毫米,对于我们亚洲骑手而言,相对而言更为亲和,无需费力踮脚,骑行姿态更为从容。

它好比一位多才多艺的绅士,城市通勤、周末短途旅行、轻度越野探险,皆能游刃有余,特别适合那些希望从街车或小排量拉力车型进阶的骑手,其均衡的性能与实用性,无疑能提供一份省心的骑行体验。

F 900 GS呢,座高直接跃升至870毫米,这份高度,你需具备一定的驾驶经验与胆识方能驾驭。

它是一位天生的“探险家”,骨子里透着一股征服未知的冲劲,渴望丈量那些未曾涉足的土地。

在公路舒适性上,它确实为极致越野做出了些许牺牲,可一旦你将它带入非铺装路面,那感受便截然不同,它仿佛回到了自己的主场,那种主宰感,让你觉得这份投入物超所值!

它正是为那些钟爱泥泞飞溅、渴望挑战极限的重度越野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利器。

宝马此次价格策略的调整,表面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暗含了诸多市场变迁与深层考量。

试想,如今国产摩托车制造水准日益精进,配置高端,价格亲民;进口品牌亦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如同战国群雄逐鹿。

过往宝马凭借“蓝天白云”的品牌魅力,即使售价高昂,消费者亦趋之若鹜。

然而,时移世易,消费者眼光愈发锐利,谁还会仅仅看重品牌光环?

实实在在的价值,才是大家普遍关注的核心!

我们都期望以更合理的投入,获取更优质的产品,这不仅限于摩托车领域。

正如我们日常所见的五菱MPV,其用户所求,不正是实用、高效、极具性价比吗?

此理,放之高端摩托车市场,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市场需求不断演化,品牌溢价所带来的高昂售价,其立足之地也日渐动摇。

或许还有库存方面的考量,宝马也需调整策略,以争取更广阔的市场份额。

说白了,是市场环境的无形之手,促使其做出改变。

对于我们摩友而言,这无疑是个值得欢呼的好消息,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宝马拉力,如今以更实在的价格便可拥有,加之其最新款式与卓越配置,这份吸引力,简直让人难以抗拒!

因此,与其将这波价格调整解读为宝马“撑不住”了,不如说是它对市场潮流与消费者诉求的积极响应。

它以实际行动表明,即便作为高端品牌,也必须重视产品的实际价值,关注用户的真实体验。

这对于整个摩托车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笔者的经验是,未来的摩托车市场,竞争势必愈发白热化,然而对于我们摩友而言,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享受到的红利便越多,好车的门槛也自然会越来越低!

这不,笔者已在琢磨,是否该将手头旧车转手,去店里亲身感受一番F 800 GS的魅力了,那份驾驭的快感,想来都让人心潮澎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