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近可不太平静,一边是销量暴涨,一边却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价格战是罪魁祸首!为了抢市场,各大车企纷纷降价,消费者是爽了,车企的利润却像流水一样哗哗往下掉。再加上库存积压、欠款、租金……日子过得是真艰难。现在行业里近九成车企都在亏钱,利润率才3%,连丰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华为都嫌利润薄,更别说其他车企了。
这不是周期低谷,而是行业大洗牌的前奏!国家现在不再鼓励“全民造车”,而是要“集中资源扶优汰劣”。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将进入“供给侧改革2.0”,目标就是提升集中度,小车企的日子会更难。
小车企,尤其是那些没技术、没规模、没品牌的企业,融资一旦断了,就只有倒闭一条路。像哪吒汽车,从卖车到话题,从品牌到产品,全线塌缩,未来退市是大概率事件。
但并非所有非头部企业都难逃命运。零跑汽车就是个例外。2024年开始,它切入B端市场,通过成本优势逆势突围;2025年初又搞定了智能架构的全栈自研,成为唯一不亏钱的腰部新势力。零跑押对了方向,哪吒连入场券都没有。
中大型企业则相对稳固。比亚迪、华为、吉利、长安、奇瑞,这五家就是新能源车的“基本盘”。以前合资品牌技术硬、本地化好,现在智能化、电动化都落后了,连卖车的渠道都要被重新洗牌。
对投资者来说,风险和机会并存。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估值将面临“杀估值、杀预期、杀体量”的三重修正,但头部企业的整合红利,将带来新一轮上涨逻辑。
谁是龙头,不再取决于营销,也不取决于融资额,而是“有没有整合别人”的能力。“吞并者”将成为唯一的机会,“被并者”则注定被市场遗忘。
政策不会再讲故事,只看现金流、成本控制和用户基盘。说得更直白一点,国家不再帮你造梦,只帮你打扫战场,留下有价值的赢家。
新能源车市,不再是创业乐园,而是战场残棋。留给中小车企的时间不多了,留给投机者的窗口也将关闭。清算时刻,正在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