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

最近这网上关于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说法,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有的消息听起来简直比小说还精彩。

比如说,有文章标题写得特别吓人,说零跑汽车一个月卖了7万辆,把理想汽车直接干到了榜底,还说小鹏、蔚来这些牌子也都冲上了4万辆。

甚至,连小米都靠着两款车,每款卖了两万多。

看到这些数字,估计不少朋友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

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有驾

咱们国产车现在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作为普通老百姓,咱们关心的是真金白银花出去,买的车到底怎么样,这个牌子靠不靠谱。

所以,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夸张的标题,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现在这些新势力车企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帮大家理一理头绪。

首先,咱们得为理想汽车说句公道话。

那篇文章里说理想汽车“垫底了”,销量“大幅下滑”,这可真是有点冤枉人了。

咱们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每个月公布的销量榜单就会发现,理想汽车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基本上就像是“焊”在了新势力销量冠军的宝座上。

人家靠着L9、L8、L7这“三驾马车”,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把“大冰箱、大彩电、大沙发”这套组合拳玩得明明白白。

每个月三万、四万,甚至冲到五万辆的销量,是实打实的成绩,也是新势力里头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企业。

你说这样一个常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之间就成了班里倒数,这事儿听着就不太靠谱。

当然,要说理想现在一点压力没有,那也是假的。

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有驾

它的成功秘诀,也就是“家庭奶爸车”这个定位,现在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学会了,而且还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加码,价格战打得火热。

特别是理想推出的第一款纯电车MEGA,因为造型比较前卫,市场上争议很大,销量没有达到预期,这确实给理想提了个醒。

所以,理想现在不是在“垫底”,而是在“守擂”,它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样在大家都会造“奶爸车”的时代,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

接下来,理想推出主打更大众化市场的L6车型,那才是真正决定它能不能守住江山的关键一战。

总而言之,理想的地位依然是顶级的,只是不像以前那样一枝独秀了。

接着,咱们再看看那个传说中“月销7万”的零跑汽车。

这个数字确实太夸张了,如果真能一个月卖7万辆,那它就不是新势力第一了,而是整个中国车市的巨无霸了。

实际上,零跑汽车最近的真实月销量,大概在一万五到一万八千辆这个区间,这个成绩已经非常非常亮眼了。

零跑的成功秘诀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值”。

在10万到20万这个最多老百姓买车的价格段里,零跑用它的C11、C10这些车型,把你能想到的配置,比如好的智能驾驶、舒服的座椅、大的屏幕,都给你配齐了,但价格却定得让你觉得特别划算。

这种实实在在的“质价比”,让它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

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有驾

更厉害的是,零跑汽车不光在国内卖得好,还跟国外的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旗下有Jeep、标致等品牌)达成了合作,把自己的技术卖到了国外去。

这在咱们中国汽车品牌里,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说明咱们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

所以,零a跑的厉害之处,不在于那个虚构的7万销量,而在于它找准了自己务实的定位,并且开始走向世界。

然后是华为加持的问界。

文章里说它月销超5万,还冒出来一个“问界M8”,这个信息也不完全准确。

真实情况是,自从新款问界M7上市以后,问界的销量的确像是坐上了火箭,连续好几个月都突破了3万辆,创造了品牌自己的历史新高。

这背后,华为的功劳是巨大的。

华为把自己的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顶尖的智能驾驶技术都用在了问界车上,让汽车开起来、用起来都像一个超级智能的手机,这种体验是很多传统汽车给不了的。

问界的旗舰车型是M9,而不是M8,这款车更是把各种黑科技堆满了,直接对标的是百万级别的豪华车。

可以说,问界凭借华为的强大赋能,已经从去年的低谷中强势回归,成了理想汽车最强有力的挑战者。

现在市场上最精彩的戏码,就是看理想和问界这两家怎么“神仙打架”。

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有驾

至于蔚来、小鹏和小米,说他们都“月销超4万”,这个数字也得打个折扣。

蔚来汽车,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它的换电服务和对车主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它独特的标签。

它的月销量目前稳定在一万五到两万辆的水平。

文章里提到的“乐道L90”其实是搞错了,蔚来为了覆盖更广的市场,确实推出了一个叫“乐道”的新品牌,第一款车是L60,主打家庭用户,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Y,但这款车还没正式开始交付。

所以,蔚来的多品牌战略是它未来的一个重要看点,但现在说它已经开花结果还为时过早。

小米汽车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今年的“流量之王”。

但说它靠“SU7和YU7”两款车卖了4万辆,这就完全是想象了。

目前,小米只发布了SU7这一款车,上市之后订单量确实爆炸了,雷军先生的个人魅力和强大的粉丝效应,让小米汽车一出场就成了焦点。

不过,现在小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跟不上,正在拼命提高产量,目标是尽快让每个月的交付量超过一万辆。

至于所谓的“YU7”和“YU9”,那可能是热心网友给小米规划的未来产品线吧。

小米的入局,更像是在平静的池塘里扔进了一条活跃的“鲶鱼”,它用互联网的玩法来造车、卖车,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思考。

零跑破7万,小鹏蔚来超4万,理想暴跌38%-有驾

最后看看小鹏汽车。

小鹏在“蔚小理”三家里面,一直是以技术见长的,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投入最早,也积累了很多技术。

但近一两年,它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销量在一万到两万辆之间波动,正在努力追赶。

小鹏现在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的AI智能驾驶,能够在全国各个城市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导航辅助驾驶,这是它的技术护城河。

为了提振销量,小鹏也推出了更亲民的新品牌MONA,以及展现技术实力的高端MPV车型X9。

现在的小鹏,迫切需要一款能像理想L系列或者问界M7那样的“大爆款”SUV车型,来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所以说,咱们回过头来看,真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远比那些夸张的标题要复杂和激烈。

这里没有谁可以轻轻松松地“遥遥领先”,也没有谁会轻易地被市场淘汰。

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都在拼尽全力求生存、求发展。

理想靠的是对中国家庭需求的深刻洞察;问界背后站着技术巨人华为;蔚来用极致的服务圈定忠实用户;小鹏在智能驾驶的道路上埋头苦干;零跑用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赢得市场;小米则带来了全新的粉丝经济玩法。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造车比赛了,而是一场融合了科技、营销、服务和战略的全方位竞争。

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这种“神仙打架”其实是好事,因为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买到的产品就会越好、越便宜。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