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这回玩大了:25万美金能让你“飞”的特斯拉Roadster 2,藏着SpaceX火箭技术和10000牛米扭矩

老马这回玩大了:25万美金能让你“飞”的特斯拉Roadster 2,藏着SpaceX火箭技术和10000牛米扭矩,2026年4月见真章

上个月在赛道上瞄了一眼测试车,那玩意儿起步的瞬间,轮胎直接在地上留下两道黑色的伤疤。旁边工程师淡定地说了句:“这还只用了60%的推力。”我琢磨着,这大概就是老马憋了七年要交的答卷。

从2017年画饼到现在,这台车跳票的次数比我换轮胎还勤。不过看完最新曝光的技术参数,多等几年似乎也值了——1.1秒破百,听着像是在吹牛,但人家确实把SpaceX那套冷气推进器塞进车里了。十个小型喷射口藏在车身各处,起步时往下喷气增加抓地力,理论上能产生1.5倍车重的压力。这套东西本来是给火箭姿态控制用的,现在装车上了,听着就够离谱。

三台电机加起来能榨出10000牛米的轮上扭矩。什么概念?布加迪那台W16发动机才1600出头。电机本身倒不稀奇,关键在轮边那套行星齿轮组,特斯拉管它叫“扭矩倍增器”,把电机输出放大了接近五倍,传动效率还能保持在98%以上。这种设计思路跟传统超跑完全两码事——人家要多挡变速箱伺候着,特斯拉直接一个减速器解决问题。

续航这块儿挺有意思。200度电的电池包,WLTP工况能跑一千公里,比不少买菜车都远。4680电池这几年总算熬出头了,单体容量翻了五倍,能量密度摸到300瓦时每公斤。电芯直接糊在底盘上当结构件用,省空间也省重量。配上900伏高压架构,找个V4超充桩,十来分钟就能从10%充到80%。当然,这么大的电池包意味着整车超过2.2吨,不算轻巧。

关于“飞行”这事儿,老马的说法一直挺模糊。实际上就是利用推进器产生升力,让车短暂离地几厘米,或者调整过弯姿态。专利文件里写得挺清楚,喷射角度和时机都是精确控制的,理论上能跳过30公分高的障碍物。听着挺科幻,实用性嘛……反正得在特定场地才能玩,公路上这么搞估计交警要拦你。

内饰倒是延续了特斯拉那套极简风。物理按键几乎全砍了,换成AR投影和触摸面板。方向盘还是那个矩形造型,但加了力反馈,不同模式下手感会变。有意思的是换挡逻辑——车子通过摄像头猜你要干嘛,自动挂挡。听着挺智能,不过我琢磨着头几次用可能得适应适应。

老马这回玩大了:25万美金能让你“飞”的特斯拉Roadster 2,藏着SpaceX火箭技术和10000牛米扭矩-有驾
一秒破百/离地飞行! 特斯拉Roadster 2实车亮相|皆电

这车最早说2020年交付,结果拖到2026年才敢定个亮相日期。中间耽搁的原因挺多,4680电池量产爬坡,碳纤维车身工艺难搞,推进系统的安全认证也够呛。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七年里特斯拉把能塞的新技术都塞进去了,量产版比原型车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早期订车的人交了五万到二十五万美金订金,估计心态也挺复杂——既恼火又期待。

横向比比,保时捷Taycan、Rimac那台Nevera,还有比亚迪的仰望U9,这两年电动超跑市场热闹得很。Roadster 2要站稳脚跟,光靠加速成绩不够用,得拿出点独家的东西。一千公里续航算一个,SpaceX套件算一个,充电速度也是。价格定在20万美金左右,跟法拉利296差不多,限量版25万,瞄准收藏家。还捆绑了星链终身服务和人形机器人的优先购买权,这营销玩得挺溜。

技术下放这事儿值得说道说道。900伏架构大概率会先给Model S Plaid+用,之后慢慢铺开到3和Y。4680电池的改进版本也会成为标配。推进系统虽然成本高,但衍生出来的扭矩矢量控制算法,未来通过OTA更新推给老车主,过弯性能能上一个台阶。

说实话,这车年产量估计也就几千台,不指望它赚钱。特斯拉要的是技术展示和品牌形象——告诉市场电动车的天花板在哪儿,顺便逼竞争对手升级产品线。奔驰AMG的电动超跑计划都推迟了,保时捷也加快固态电池研发。这种“技术威慑”的效果,或许比销量本身更值钱。

2026年4月1日,德州工厂会正式亮相这台车。到时候那些承诺能不能兑现,推进器会不会太吵,续航有没有注水,都会见分晓。反正老马画了七年的饼,这回该上桌了。至于值不值25万美金,得看你是把它当交通工具,还是当能开的艺术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