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老司机,现在都成了活化石。东风EQ140的轰鸣声里,藏着一代人的青春和汗水,也藏着今天这个浮躁社会最缺的东西——手艺人的尊严。
还记得那台玉柴6105发动机吗?140马力,点火顺序153624,老司机们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现在谁还关心这些?一键启动的电动车时代,连发动机盖都不用掀开。那时候的司机,得懂分电器、白金触点,得会调气门间隙,得听着打气泵的"珂珂"声判断刹车系统状态。现在?4S店的维修工都开始对着电脑诊断仪发呆了。
最讽刺的是,当年用5.3米车厢拉10吨沙子还能半坡起步的硬核技术,现在变成了700轮胎拉10吨都要被交警告诫"超载"。不是现在的司机技术退步了,是这个时代把开车这件事变得太容易了。自动挡、倒车影像、车道保持,科技在解放双手的同时,也阉割了驾驶的尊严。
记得那个练车的土法子吗?拿洋瓷盆装满沙子练方向盘。现在驾校的学员,科目二没过就抱怨方向盘太重。不是方向盘变重了,是现在的年轻人手上没劲儿了——不是肌肉没劲儿,是骨子里那股较真的劲儿没了。那时候一个月练下来胳膊粗一圈,现在一个月健身房练下来,朋友圈晒的照片倒是挺好看。
94年能开着东风EQ140从哈尔滨跑到湛江的司机,放今天绝对是公路之王。没有导航,没有ETC,靠着纸质地图和问路,一天500公里已经是极限。现在的司机呢?高德地图一开,自动驾驶一开,边开车还能边刷短视频。到底是人开车,还是车开人?
最让人唏嘘的是刹车片。两星期换一次后刹车片的年代,司机们听着刹车声就能判断磨损程度。现在?刹车片报警灯不亮根本没人管。当年那些靠耳朵修车的老师傅,在4S店的标准化流程面前,活像一群出土文物。
不是说技术进步不好,是我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丢掉了太多珍贵的东西。那个需要真本事的年代,司机是个值得骄傲的职业。现在呢?网约车司机在平台算法面前,不过是接单机器。老东风的方向盘连接杆露在外面,就像那个年代的工匠精神,坦坦荡荡,经得起打量。现在的车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这个时代的很多职业,光鲜亮丽的外壳下,藏着多少虚张声势?
当最后一台老东风报废的时候,报废的不只是一辆车,是一种活法。那种靠真本事吃饭的硬气,那种对机械的敬畏,那种在方向盘上磨出老茧的骄傲,都跟着尾气一起飘散了。留下的,是一个按按钮就能跑的时代,和一群再也听不懂发动机语言的"司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