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闷声干大事?比亚迪王传福那句话把德国人气坏了

前两天晚上刷手机,看到有人在群里扔了张照片,说是上海某个发布会现场偷拍的。照片糊得要命,就能看清PPT上写着“120亿追加预算”几个大字。底下有人问这是哪家公司这么壕,马上就有懂行的跳出来:上海微电子,搞光刻机那家。

这事儿其实两周前就发生了,只不过没大张旗鼓宣传。听说当时发布会现场连记者都没请,就圈内几十号人关起门来自己看。但你知道的,这年头哪有不透风的墙,参会的工程师偷偷拍照发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半导体圈子都炸了锅。

为啥这么激动?因为他们把EUV光刻机原型机搬出来了。你可能要问了,EUV是个啥玩意儿?说白了就是造芯片最核心的设备,相当于做菜时候的那口锅,没它你啥菜都炒不出来。以前这玩意儿全世界就荷兰ASML一家能做,咱们想买人家还不卖,卡得死死的。

现在国产的虽然只能跑90纳米,相当于2009年的技术水平,听着好像挺落后。但关键在哪儿?极紫外光源、超纯真空腔体、多层反射镜这些核心零件,全是咱们自己鼓捣出来的,没靠外国人一颗螺丝钉。有个参会的工程师后来喝多了透露,今年拿到追加预算后,明年28纳米的验证线就能开始量产测试。

你可能觉得90纳米太老了,现在手机芯片都5纳米7纳米了。但我告诉你,市场上大把产品就吃这口饭。车载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各种传感器,用的就是这些“老古董”制程。特别是这两年新能源车卖得火,芯片缺口大得吓人,这个时候谁能供货谁就是爷。

说到新能源车,就不得不提比亚迪。王传福前阵子在车里搞直播,镜头对着方向盘后面那块仪表盘,一脸得意地说:“看见没,这芯片是咱们自己做的。”弹幕立马刷屏问是不是真的。他接着来了句更狠的:“以前德国人涨价10%,我们只能咬牙认;现在我们定规则,他们得排队等。”

国产芯片闷声干大事?比亚迪王传福那句话把德国人气坏了-有驾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解气?不过内行人心里门儿清,比亚迪用的MCU芯片确实不是什么高精尖玩意儿,就是成熟制程里淘出来的宝贝。可架不住人家量大管够啊,市场份额已经干到19%,把原来的老大英飞凌挤到第二的位置。德国人估计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在自己擅长的汽车电子领域被中国企业反超。

更狠的还在华为那边。Mate70发布会上,余承东玩了个心眼儿,全程讲GPU性能多牛多牛,就是不提用的谁家技术。现场演示《原神》,帧率曲线跟英伟达RTX3060贴得紧紧的。会后数码博主拆机,发现里面那颗盘古GPU用的是中芯N+3工艺,等效5纳米制程。

别看良率只有68%,去年这时候才45%呢,一年时间直接进步23个百分点。懂行的都知道,芯片良率能提升这么快,背后肯定有大动作。果然,后来海思内部流出消息,说是靠国产EDA软件“九章”2.0版立了大功。

这个EDA软件是个啥?简单讲就是芯片设计用的工具,相当于建筑师画图纸用的CAD。以前国内公司都用美国Synopsys的软件,一个工程师一年授权费够买辆特斯拉Model 3了。现在九章按节点收费,设计7纳米芯片只要原来三分之一的价钱。省下来的钱全砸在验证团队身上,难怪良率蹿得这么快。

更搞笑的是美国那边。今年又搞了一轮出口管制,14纳米以下的光刻机全都禁售。本来那些外国设备商还想着靠卖老设备回点血,结果这一禁,直接把路堵死了。国产设备商半夜笑醒,朋友圈都不敢发太明显。

北方华创的刻蚀机现在都进台积电南京厂了。有个测试工程师偷偷发了条朋友圈,配了个捂嘴笑的表情:“以前咱们上门推销,人家连会议室都不让进;现在打电话过来陪笑脸,生怕我们延期交付。”底下一堆点赞,全是同行。

硅片、光刻胶、特种气体这些“卡脖子”的材料也在松动。上海的沪硅12寸硅片良率已经爬到95%,合肥长鑫做内存的直接拉走一半产能。虽然国产化率统计数字只有30%,但业内人都懂这个道理——只要产线跑顺了,数字就像夏天的体温计,蹭蹭往上窜。

国产芯片闷声干大事?比亚迪王传福那句话把德国人气坏了-有驾

去年有个做半导体材料的朋友跟我吐槽,说他们公司产品刚开始推的时候,客户各种挑毛病,测试标准比国外产品严十倍。熬了两年,产品质量上去了,现在反过来客户主动上门要货。他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只要你能证明自己行,市场自然会给机会。就怕你自己先怂了。”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得保持清醒。国产EUV光刻机离ASML还差着十几年的技术积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人才缺口更是个大问题,行业数据说缺72万人,听着挺多,但一个7纳米项目就要上千人围着转,根本不够分。

上个月去深圳出差,碰到个从台积电跳槽回来的工程师。他说现在国内公司抢人都快疯了,应届博士起步年薪七八十万,有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开价两百万都未必留得住。但培养一个合格的芯片工程师至少要五到十年,这个时间差怎么补?只能一边高薪挖人,一边死命培养新人。

前几天北大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说了句挺中肯的话,他说:“对方堵脖子的动作越快,咱们自主研发的齿轮就转得越疯。”这话听着有点无奈,可也确实是现实。你想想,要不是被卡得这么狠,谁愿意花这么大力气搞自主研发?技术路线不成熟、投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哪个老板不想直接买现成的?

可人家不卖你,你还能咋办?只能撸起袖子自己干。

晚上搭地铁回家,旁边一个年轻小伙拿着新款Mate70打游戏,手机散热风扇呼呼转。看他玩得起劲,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地铁上全是拿iPhone 4的人,那股子显摆劲儿恨不得把手机举头顶上。现在倒好,角色完全换过来了。

手机行业是这样,汽车行业也是这样。上周末去4S店看车,销售小哥指着展车上的中控屏说:“这里面的芯片全是国产的,性能一点不比进口的差。”我问他真的假的,他特认真地说:“我骗你干嘛?现在好多合资车都开始用国产芯片了,便宜不说,供货还稳定。”

国产芯片闷声干大事?比亚迪王传福那句话把德国人气坏了-有驾

从展厅出来走在大街上,马路边的充电桩、路灯杆上的5G基站、共享单车的电子锁,说不定都藏着“国产芯”。这些东西以前清一色进口货,现在正慢慢被国产替代。速度快不快?说实话不算快。但架不住一直在往前走,没停过。

有人可能要问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咱们啥时候能追上国际先进水平?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法给准确答案。芯片这玩意儿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摔倒了还能爬起来接着干。ASML花了三十多年才做到今天的垄断地位,咱们起步晚,想弯道超车不现实。

但也不用妄自菲薄。十年前有人说咱们永远造不出光刻机,现在90纳米的原型机已经摆在那儿了。五年前有人说中国芯片永远追不上,现在华为手机照样卖得火热。市场和技术都在变,谁也说不准五年后会是啥样。

关键是得有这股劲儿——别人越堵,咱们越要闷头干。不求一口气吃成胖子,但也不能原地踏步。今天能做90纳米,明年争取做到28纳米,后年再往7纳米冲一冲。一步一个脚印,总比站在原地骂街强。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芯片造不出来,手机是不是就变砖头?现在看来,这话得分情况。高端旗舰机确实还得靠先进制程,这块咱们还在追。但大部分日常用的电子产品,成熟制程就够用了。而成熟制程这块,国产化进度比大家想的快多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手里的手机、家里的电器、开的车,有没有留意过里面的芯片是哪儿产的?如果有机会选,你会支持国产芯片吗?留言区聊聊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