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怕是听得咱们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吧?
要说买车这事,寻常百姓最看重啥?
价码得实在,性能得靠谱,当然,还有那些叫人眼晕的“智能”配置。
眼下,哪家车企不往“智能”上头靠啊,好像不捣鼓点“黑科技”出来,都没脸见人似的。
前阵子,上海车展上,东风纳米06抛头露面,放出风声说是装了东风自个儿鼓捣的“天元智能”。
这“天元智能”听着挺唬人,说穿了究竟是啥玩意?
咱得来个刨根问底。
这款纳米06,外形设计跟先前的纳米01颇有不同,走了条硬朗的路子。
前脸是当下新能源车惯用的封闭式格栅,配上T字形的日间行车灯。
车身三围可不小,长度四米三,轴距两米七挂零,车内空间估摸着够用。
车厢里头,一块12.8英寸的亮堂大屏是标配,还安了个无线充电底座,有点可惜的是,副驾驶那位置没给配上娱乐屏幕。
重头戏来了,这“天元智能”宣称支持高速路段的领航辅助驾驶、城区道路的记忆领航辅助驾驶,听着是不是挺唬人的?
还有像记忆泊车、循迹倒车、融合泊车这些功能,恨不得让您打消亲自操控的念头。
动力方面,单电机驱动,用的是磷酸铁锂蓄电池,续航里程分401公里和471公里两种,快充也给安排上了,电芯安全也做了防护。
也许有人要问,这智能驾驶真有那么灵验?
先不扯别的,单说这个“领航辅助驾驶”,如今不少车厂都在搞,可真正能让你安心托付的,又能找出几个呢?
想起前几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事故一茬接一茬,闹得满城风雨。
你能说它是技术不过硬么?
肯定不是。
那为何还会出岔子?
说白了,现在的“智能”还不够完善,更像是个“半自动”。
它能帮你减轻驾车负担,可你绝不能把它当成全自动,完全信任它。
再瞧瞧咱们国内,五花八门的“智能”辅助驾驶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有些车商为了宣传,恨不得把自家车吹成“无人驾驶”。
结果呢?
消费者掏钱买了之后才发觉,这玩意没那么顺手,搞不好还会造成潜在危险。
我有个熟人,弄了辆号称具备“自动并线”功能的座驾。
有回赶路跑高速,他启用了这个功能,结果车子冷不丁就开始往旁边换道,压根没留意后头有没有来车。
幸亏他反应够快,及时把方向盘夺了回来,不然非得出事不可。
瞧见没,症结就在这儿。
车商在推广时,往往会放大智能驾驶的作用,让买家产生过高的期许。
而买家在运用时,又容易对这些作用过于信赖,使得安全意识有所松懈。
这个“天元智能”会不会也潜藏着类似的风险?
眼下还不敢妄下定论。
但能明确的是,在智能驾驶真正走向成熟之前,咱们都不能麻痹大意。
这不仅是个科技难题,更关乎伦理。
一旦碰上事故,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担?
是车企?
是驾驶员?
还是电脑算法?
这些疑问,都得好好琢磨一番。
归根结底,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安全才是基石。
期盼车厂能把更多心思放在提高技术的可靠性上,而不是一味追逐花里胡哨的功能。
更期盼大家能以理性目光看待智能驾驶,别盲目轻信,更别过度依赖。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
唯有真正把安全摆在首位,才能踏实享受科技带给咱们的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