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

前言

新能源车还能烂尾吗?现在这个新能源车火得不行的时候,这样的话确实让人觉得挺吃惊的。

不过也正因为行业这股兴旺,新能源领域里竞争变得格外激烈,真是越卷越厉害。

在这个大环境的带动下,我们熟悉的威马、哪吒这些公司都纷纷推出了,留下一片空荡荡的厂房让人感慨。

这就是新能源市场的激烈角逐,没有充足的竞争实力,最终就只能被别人压在脚底下。

其实最可怜的不是哪些车企,而是那些“幸运”买到绝版车的车主啦。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车还在,保障没了

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现在已经领跑全球,算是一种机遇吧,但更多的还是面对一些难以突破的挑战哦。

今年6月,哪吒正式开启了破产审查程序,这款曾经在网上火得不得了的哪吒新能源车,从此就不再生产了。

最惨的莫过于哪吒的那帮死忠粉,他们刚刚兴奋地提了新车,转眼一下就变成了绝版车型。

车还没经过磨合阶段呢,什么质保、车损、配件这些售后保障都一下子都失效了。

这种无奈,不只是指哪吒车主,而是变成了那些倒闭车企车主的集体写照。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比起还没提到车的烦恼,那些提了车却成了市场“孤儿”的人,更让人觉得头疼。

以前车企那些喊得那么响的“终身质保”和“终身流量”承诺,现在全都变成了笑话。

车主们还整理出了防坑人攻略,比如说某品牌吹嘘的“终身质保”,实际上却暗地里设了年里程不超过3万公里的限制,本质上就是套路。

一旦承诺的免费5G流量中断,车机可能直接卡死,远程开车门也变得不显示,车主只得自己掏钱买流量来续命。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更让人头疼的是维修难题,新能源车的智能配置本来就挺娇气,毫米波雷达、中控屏要是遇到点磕碰,可能就得整套换掉。

一旦车厂倒闭,4S店也跟着收摊,原厂的配件就变得越来越难找。

有车主把电池拆开检查故障,光是检测费就得掏出1000块,要是不修的话都不行哎。

更让人气愤的是交了定金的买车人,前一天还在看经销商的优惠活动,第二天就人间蒸发了。

这种“买得起修不了,等得到了却拿不到”的尴尬局面,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把经营风险往消费者身上推。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压垮的中间链

车主的梦魇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经销商体系的彻底崩溃。

这两年来,超过一万家4S店退出市场,其实也不是偶然的事情。

为了冲刺销量和争取新能源积分,上游汽车厂商不断增加给经销商的批售任务,结果就是逼得他们“高价拿车、低价卖车”。

去年的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经销商都出现了亏损,甚至一些规模大的连锁店干脆攒够了钱就跑了。

这个“压库存-亏钱-跑路”的循环,根本原因在于车企的短眼光,把经销商当成冲销量的工具,却忘了考虑他们的生存底线。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更让人觉得针扎心的是渠道体系里的矛盾,新势力搞直营,看似价格一清二楚,可实际上却让经销商从“卖货的一线”变成了“服务的打工仔”,利润全靠厂家返的佣金撑着。

老牌车企转变成直营模式,却没能真正减轻负担。

车企自己都难保住,首先得砍掉的往往就是售后这块的预算。

据爱驰内部人士说,企业一停工,售后那块根本就没准备什么基金,全靠员工凭着良知来收拾残局。

经销商和车主这两头,成了行业疯狂扩张走偏路的双重牺牲品。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高歌猛进下:别丢了“售后”这块基石

新能源车如今变成了中国的名片,不过光看“数量爆棚”,可别忘了它还存在“质量不足”的短板。

一比之下,像广汽三菱、铃木这些退出市场的品牌,都有合资伙伴负责保障售后服务。

合创倒闭之后,广汽埃安就直接接手了十年的售后维护责任。

这个事,其实说明的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看是不是想搞。

新兴品牌老是在比拼续航和智能,结果却忽略了,汽车是得开十年八年的大件,售后服务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要解决难题,行业的冷静下来,汽车厂家得摒弃“重卖轻修”的想法,建立售后保障基金,就像上汽大众那样,把佣金和服务水平绑在一起。

汽车厂家之间的维修垄断得挤一挤,得把技术资料搞公开,让第三方修理厂也能应付得了售后服务的需求。

毕竟,买车不只是拿一辆车出门,更是对未来保障的一种投资。等到某一天,车主不用再担心车企会倒闭的时候,新能源车才算真真正正迈入成熟阶段。

新能源“废弃车辆”日益增多!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现遭宰-有驾

结语

新能源车“烂尾”潮的背后,实际上牵扯到车主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反映出行业盲目扩张带来的代价。

从那所谓的“终身承诺”变成一纸空话,再到经销商不得不面对无奈逃跑,全部都归咎于大家那种只看重销量、忽视服务的短视心态。

中国新能源车得顶住“世界名片”的重担,可不能只靠技术和规模打天下,还得稳住售后服务这条底线。

只有车企搞好保障措施,政策也跟上完善,才能让用户不再担心“车企倒闭”这茬事,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一步步走得更稳、更成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