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

那天的试驾活动,本来只是例行公事,结果现场像被人悄悄点了一颗小型烟花——没爆炸,但空气里立刻弥漫出一种“这车怎么这么大还这么便宜”的骚动。

十万出头、插混系统、续航能干到1100公里、电动侧滑门、接近五米的车长,这些词叠在一起听起来像某个汽车论坛里的段子,可它就那么稳稳地停在眼前,不是展台模型,也不是PPT上的精修渲染。

我身边一位媒体老师嘴角翘了翘,半开玩笑:“要是真好开,那合资品牌怕是得掉几根汗毛。”

我绕过去看,两台样车并排站着,一个纯电版前脸封闭规整,有种白衬衫理工男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另一个插混版则熏黑格栅配上细致灯组,好似隔壁班刚剪完短发的小伙,一下精神起来。

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有驾

伸手摸漆面和缝隙,没有廉价感,就连门把手也不飘,这对十万元级别来说挺罕见。

不少人第一反应是:五米长的大块头,在城里是不是跟搬冰箱一样费劲?

数据确实唬人——4910毫米长度、2910毫米轴距。

但坐进去才发现,它更像个知道自己肩宽多少的大个子,拐弯掉头都很有分寸。

电动侧滑门一开,“嗖”地一下露出后排空间,两张独立座椅之间留着宽过道,让第三排乘客不用练瑜伽才能钻进去。

我甚至脑补夏夜烧烤摊散场时,一帮朋友从后排跳下来提炉子的画面。

内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敷衍,大面积软包材质搭配哑光饰板,还有认真的缝线收口。

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有驾

这类细节一般是这个价格最容易放弃的部分。

中控屏只有12.8英寸,比流行的大平板小一些,但支持华为HiCar和CarLink,再加上一旁50瓦无线充电板,用起来比堆几个虚无功能靠谱。

有时候成年人买东西,就是为了关键时刻别掉链子,而不是被噱头忽悠。

动力我是最后才体验,因为这是决定买不买的重要关口。

插混版用的是1.5升发动机+驱动电机组合,纯电模式跑100公里,对市区通勤来说足够撑一周。

如果切到综合模式,那1100公里续航意味着北京一路杀到厦门,中途只停喝咖啡,不找充电桩。

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有驾

这思路其实特别接地气:目标用户不会天天算千瓦时,他们关心的是春节回老家会不会频繁停车找桩。

有人打趣说:“这种价格买这么大的MPV,要么利润薄成纸片,要么偷工减料。”

我们翻参数单,看安全配置、底盘结构甚至NVH优化,没有明显缩水痕迹。

这让我想到国产新能源这些年一步步试探,从早期微型EV,到现在敢与合资掰腕子的多功能大空间车,其实是在一点点拆消费者心理防线,把“不可能”变成“原来也行”。

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有驾

更值得聊的是观念变化——以前家庭MPV总带着中产标签,不光因为贵,还因为多数人的潜意识觉得七座只是商务或拼娃工具。

但油价涨、电动车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当更多SUV用户开始算账,他们发现多两个座位、多一些储物空间,可以彻底改生活习惯,比如一家六口郊游再也不用两辆车慢吞吞汇合。

这类改变看似不起眼,却会推倒消费观念里的墙。

设计哲学也是亮点。

从广汽传祺E8、新势力大家伙,到五菱这样的国民品牌入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一种文化碰撞:中国市场爱“便宜又好用”,西方汽车工业传统强调溢价换尊贵感。

五菱抓住了这个空档,把务实做到极致,同时塞进一点仪式感,比如内饰触感和科技互联,让驾驶者既能享受,又不会觉得寒酸。

五菱插混MPV上市 10万起续航1100公里空间亮眼-有驾

他们造了一桌家常菜,却撒上一点松露末,你吃得舒坦,还暗自惊喜。

去年冬天零下十五度的一幕一直记得。

当时我坐进另一款同级新能源MPV等暖风,那温度爬升速度逼疯北方司机,我戴帽子缩在座椅里直骂娘。

而今天听工程师解释热管理系统如何保证低温效率,我默默记下这一笔——对北方用户来说,这是比漂亮外形重要百倍的卖点。

不管广告吹什么,如果痛点解决不了,再美的数据都是幻灯片游戏而已。

你愿意相信这样一台来自国民品牌的新选择吗?

有人冲第一个螃蟹,有人宁可等别人踩坑验证。

我偏乐观,因为它至少证明了“大空间幸福感”不该由二三十万预算的人垄断。

当厂商都加入赛道,也许真会出现人人负担得起的家庭旗舰时代。

我已经想好了,如果哪天真提回家,第一个任务就是拉孩子去超市装满后备箱,然后拍照发亲戚群,说一句——奇迹发生啦,而且还是国产制造的奇迹,你们随便羡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