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号这夜,天仿佛撕了口子,雨水劈头盖脸砸下来。深圳、东莞那一带,凌晨两三点谁要出门就是找罪受。整个城像困在鱼缸里,窗外的闪电一茬接一茬,楼顶“轰隆”几下,搅的人心不安生。有个同事还发消息说,夜里他家老狗吓得蹲马桶旁不敢动。早上6点多下楼,台阶边的水印差点没把人看呆了。电梯口的告示,物业提醒地库车主别贸然下去查车,说是排水泵都“尿崩”了几个小时,水倒灌回来了。
小区微信群一早炸开锅。有人半夜听见警报,全家披上冲锋衣就往楼下冲。可还没走到地库入口,鞋里就进水了。四五个业主一边骂街一边探头,卷帘门底下就能见着几辆车顶。赵叔那辆改装得花里胡哨的丰田汉兰达,近年才换的LED尾灯和车载小冰箱,统统泡汤。后来他叹气说,“冰箱插头拆得再快,也没我脚快。”女儿也口头禅似的,“车贷还在呢,爸。”
有个朋友建了个“湿身车友会”群,群里都互相晒被淹的车。有人糊里糊涂才发现自己的大众高尔夫捂了一夜,安全气囊居然自动弹开。听销售说,这情况保险理赔可能有点扯皮。老司机嘀咕,“还不如老福特胆大,不爱出花活。”有个湖南来的师傅讲:“十年前广氮那场水,你见过雅阁都能漂过马路,这泡着算小儿科。”可轮到自家车,也搁不住那份窝火。
把镜头拉远点,楼下小超市门前原本蹲着的几辆新能源小车,前脸快全没了踪影。比亚迪e3充电口,水珠挂着像小鱼鳞,隔壁辆小鹏,师傅用木棍量水深——捅到底,人都发麻:“这下高压用电车,洗温泉了。”业内八卦说,这种被水淹透的动力电池,厂家往往不会明说能不能修,其实十有八九是整包报废。修电车的那家老王修理铺,这会备的密封圈都用光了,他抱怨说今年“水泡车”修一次都不如老燃油车捞一点。
还有人议论说,地下车库摄像头拍到夜里有住户试图用木板搭桥,把自家曲线救国,可几口子齐心协力,车还是泡得像水饺。更有糟心的是——去年新买的丰田混动版,热销时提车等了两月,结果保险才刚交,一场大雨打回原形。据说保险公司先查有没有二次损毁,车主群里就有“托词专业户”嚷着明明是第一次淹,结果照片上传慢了一会,理赔定损都卡着点。也有车主支招,在车钥匙进屋前记得拔掉主电源,说能减少断电后主机板损坏概率。这说法真假参半,总有人半信半疑。
大雨过后一周,早上在楼下溜达,门卫老张还打趣:“今年东莞保险公司快赶上开彩票的速度了,这两天光拖车就快看吐了。”说笑归说笑,真要赶上倒霉,心里那道坎可不是买个新设备就能迈过去。群里那个之前晒红色小车的姑娘,后来说搬家了,车是直接拖去二手行,能卖点拆车件钱。以前还在朋友圈里晒车内智能互联自动空调,说自带PM2.5过滤其实不顶用,这雨下来,滤芯一泡全都得换。
车圈还有冷知识:高配车的各种影像系统、摄像头,遇上大水往往比老车型先坏。“新技术漏水都比发动机油门灵敏,”一个修丰田的小师傅咕哝。还有轮胎也进水后鼓包的,雨后第二天补胎店里门槛都快踩断。市面上一些号称“防水”线束,在这次暴雨里全露了底儿。真是下什么雨,才能看出谁家造车不怕湿。
写到这里,西边天边又阴着,微信有群友打趣:等水操完这波,年底贴膜生意怕又得跟着旺起来。这年头“水泡车”洗洗卖给小城市,谁能真分清?还是那句老话,人在家中坐,祸从水中来。楼下小区门口那车位,今晚又空着,至于什么时候能再放辆新车,恐怕谁心里都没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