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

老王站在车库前,手指轻轻拂过那辆陪伴他12年的红色摩托车。 车身有几道划痕,发动机依然强劲有力。 “明年就要强制报废了”,这句话他念叨了整整一年。 昨天,他在摩托车俱乐部听到了改变一切的消息:13年强制报废制度真的要取消了。

全国1.87亿摩托车主迎来历史性时刻。 2025年5月,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联合宣布:沿用多年的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正式终止。 数据揭示真相在使用超过12年的摩托车中,78.3%的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完全满足安全行驶要求。 而过去每年约有1200万辆状况良好的摩托车被迫提前淘汰,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报废新规的核心是“以车况定寿命”。 摩托车只要通过检验,就能合法上路。 具体检验周期分为三档:使用6年以内,每2年检验一次;6到10年,每年检验一次;10年以上,每半年检验一次。 若车辆连续3次检验不合格或维修后仍不达标,则强制报废;排放或噪音超标车辆也将直接淘汰。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安全技术同步升级。 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内销售的150cc以上新摩托车必须标配防抱死刹车系统(ABS)。 2026年还将实施28项新国标,燃油箱需通过耐压、翻转及防渗透试验,防止燃油泄漏引发事故;灯光系统则要求配备弯道辅助灯、胎压监测、追尾警告灯等新型装置。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头盔监管同样严格。 只有通过GB 811-2023认证的头盔才能合法使用,市面上30%的低价“玩具盔”因抗冲击性不足被淘汰。 多次未佩戴合规头盔者,罚款之外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驾照管理迎来精细化改革。 报考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至70岁,70岁以上老人需通过“三力测试”(反应力、判断力、记忆力)方可持证。 驾照类别从D、E、F三类细化为五级:D1证适用于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考试增加高速稳定性、紧急制动等科目;D2证针对50-250cc中小排量,侧重市区复杂路况应对训练。 分级依据明确大排量摩托车事故率是小排量的2.7倍。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执法力度同步强化。 新规从“4禁”扩展为“6禁”:非法改装排气管、车灯或发动机,罚款2000元并强制恢复原状;无牌上路扣车,无证驾驶可处15日拘留;酒驾暂扣驾照6个月并罚款1000-2000元,醉驾直接吊销驾照且5年内禁考;普通摩托车超员一人罚200元,电动轻便摩托车载人直接扣车。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针对夜间“声浪扰民”,多地启用分贝监测设备专项治理。 农村地区推行“送考下乡”,驾照考试费用降至170元;线上开通“交管12123”办理号牌补换等业务。

摩托车新规落地,告别13年强制报废!-有驾

摩托车路权也在扩大。 全国60多个城市解禁或放宽“禁摩令”,包括西安、济南、青岛、信阳、绵阳等地。 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允许摩托车上高速,需满足挂牌、戴头盔、时速不超过80公里且不得载人等条件。 山东、江苏目前仍禁止摩托车上高速,出行前需查询当地政策。

二手摩托车市场随之活跃。 此前因强制报废政策,一辆2008年的本田金翼GL1800残值不足2万元,而海外同年份同款车售价超过10万元。 新规实施后,车况良好的经典车型价值回升,预计二手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