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上海车展换脸翻车,七成家庭用户直呼不敢要

家人们,谁懂啊!上个月我特地请年假杀到上海车展,就为了亲眼瞅瞅传说中的新款汉兰达。结果呢?站我面前那家伙,真给我整不会了——这还是我印象里那个稳重靠谱的“奶爸神车”吗?咋越看越像刚从废土世界杀出来的赛博朋克战士?

说实话,丰田这次给汉兰达整的这套新脸,叫一个“硬核”都不够形容。前脸那几道棱线,跟拿角磨机削出来似的,大灯组眯成一条缝,活脱脱一副“别惹我”的表情包。我在现场瞅了半天,旁边一对小夫妻嘀咕:“这车看着太凶了,娃看见不得吓哭?”这话一出,我直接悟了。

咱们现在买车的是谁?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图个安稳过日子的家庭用户嘛。以前大家可能觉得SUV就得霸气外露,越硬派越有范儿。可现在风向早变了,你去商场溜一圈,看看那些卖得好的家用SUV长啥样?一个个圆润饱满,前脸带点弧度,眼神温柔,说白了,就是要让人一看就觉得“这车没攻击性,能托付”。

你看大众那款揽境,官方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上半年国内中大型SUV销量榜上它排前三,家庭用户占比超过65%。人家凭啥?尺寸确实大,轴距2980毫米,第三排不是摆设,但更关键的是那张脸——横幅式镀铬格栅配上微微上扬的日行灯,整个前脸就像在冲你笑。你说你带爸妈孩子出门,是愿意坐一辆像保镖的车,还是像邻居家大哥的车?

我不是说设计不能有力量感,问题是得分场合。你搞越野车、皮卡,怎么野怎么来都行。可汉兰达主打的是城市家庭出行,安全、舒适、耐造才是王道。外观这块儿,亲和力比威慑力重要多了。现在这版设计,我个人感觉是设计师自我表达过头了,把“肌肉感”理解成了“凶狠感”,结果跟目标用户的审美期待直接对不上号。

我在展台转了一圈,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围着汉兰达拍照的大多是年轻小伙儿,真正拖家带口来看车的,多数瞄一眼就往隔壁的奥德赛、赛那或者途昂那边走了。有个大姐说得特别直白:“我们不追求多拉风,就想找个看起来踏实的,开出去心里不慌。”这话听着简单,但真是戳中了家庭购车的核心逻辑——安全感,有时候就写在一张脸上。

再说了,现在的车不只是代步工具,它是移动的家。你总不能把客厅装修成钢铁堡垒吧?温馨、柔和、让人放松,这才是主流需求。丰田这么多年积累的口碑,不就是因为“省心”“可靠”这几个字嘛。结果这一代造型一改,倒把那份亲切劲儿给改没了。

我也查了官方信息,新款汉兰达动力系统没变,还是那套成熟的2.5L混动,百公里油耗5.3升,可靠性经过百万车主验证。空间也没缩水,第二排座椅滑轨长达70厘米,第三排应急完全够用。可问题是,很多人连车门都没打开就转身走了——第一印象没打好,再多优点也白搭。

说到底,车企真得蹲下来听听普通消费者的声音。别老在实验室里琢磨“未来感”“先锋设计”,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心感。一个微笑曲线,可能真比十个黑科技配置还管用。这波汉兰达的“变脸”,我看是有点用力过猛了。你们觉得呢?

汉兰达上海车展换脸翻车,七成家庭用户直呼不敢要-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