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得特别火,就是上汽奥迪出了一款新车,叫A5L Sportback。
这车一上市,直接就把价格定在了25.99万起。
很多人一听,心里就犯嘀咕了:一台挂着四个圈标志的德国豪华轿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亲民了?
更关键的是,这台车的心脏虽然还是烧油的,但它的大脑,却换成了咱们中国华为的。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到底是传统的豪华品牌顶不住压力,开始放下身段求生存了,还是说,这其实是他们想明白了,要和咱们中国的科技力量联手,搞一波大事?
这事儿背后的门道,值得咱们普通人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就从最实在的钱说起。
这次上汽奥迪公布价格,那架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六款车型,最低配的豪华型25.99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就比之前大家猜的预售价要低了不少。
像中间那几个带四驱的版本,直接就降了一万多块钱,这在以前的奥迪身上可不常见。
但好戏还在后头,奥迪还给了一个限时优惠,九十天里头你只要定了车,就直接再给你减四千块钱现金。
这么一算,这台奥迪A5L的入门门槛,一下子就降到了25万出头的水平。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并没有。
奥迪还针对这个最低配的版本,送了一个价值一万五的大礼包,里面有什么前排座椅的通风和气动按摩、方向盘加热、主驾驶座椅记忆功能等等。
这些东西在以前,那都得是高配车才有的待遇,或者你得花不少钱去选装。
现在,奥迪等于是在说:“别犹豫了,我们把能给的都给你了,入门版就让你享受到高配的待遇。”在现在这个车市竞争跟打仗一样的环境里,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华品牌能做到这一步,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卖车了,更像是在向所有对手,特别是那些气势汹汹的国产新势力品牌表明一个态度:我们认真起来,也是很能打的。
说完了价格,再来看看这台车的外观。
为什么很多人说它是最“正统”的奥迪A5呢?
这得从它的身世说起。
奥迪A5这款车,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冲着“最美”这个名号去的。
它的第一代设计师,当年都公开说,这是他这辈子设计过的最漂亮的一台车。
那种优雅流畅的侧面线条,和动感的轿跑姿态,是刻在A5骨子里的基因。
这次全新的A5L Sportback,就把这些最经典的元素,比如那个特别帅的掀背尾门和没有门框的车门,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设计师显然知道现在的人喜欢什么。
你看那个车头,进气格栅变得更大更凶了,以前是比较斯文的横条,现在是充满战斗气息的蜂窝网状。
两边的大灯也变得更细长、更犀利,整个车头看起来就特别有精神,像一头准备扑食的猛兽。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台车为了适应咱们国内的市场,把车身加长了。
一般车一加长,弄不好比例就失调了,看起来会很别扭。
但这台A5L处理得特别好,它不是简单地把中间拉长,而是把车顶到车尾的那条溜背曲线,顺势向后延伸得更加舒展,让整个车的侧面看起来反而比欧洲的原版车还要飘逸、还要流畅。
这就说明,奥迪现在是真正在用心研究咱们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简单地把国外的车搬过来卖。
当然,设计上也有个小地方值得一说,就是它的那两颗激光雷达。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都喜欢把这玩意儿顶在车顶上,像个小犄角,虽然看得远,但确实影响美观。
奥迪的设计师显然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想方设法把这两颗雷达藏到了前保险杠两侧的黑色区域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种为了好看,宁愿增加设计难度的做法,确实很符合德国人那种执着的性格。
虽然有人可能会担心,万一前面有个小剐蹭,修起来会不会很贵,但你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对美的追求,让这台车在外观上保持了高度的整体感和高级感。
好了,前面说的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餐现在才上。
如果说亲民的价格和漂亮的设计,是这台车吸引人的外在,那么它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它和华为的深度合作。
这两年,整个汽车行业都变天了,智能化成了所有车企的头等大事。
以前高高在上的奔驰、宝马,都纷纷开始向咱们中国的科技公司“取经”。
奔驰找了Momenta搞自动驾驶,还要把魅族的手机系统装进车里;宝马也和Momenta达成了合作。
这些德国巨头突然发现,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个新赛道上,自己已经落后了,必须赶紧补课。
在这场变革里,奥迪的动作可以说是最快、也是最大胆的。
它没有选择小打小闹地改一改车机系统,而是直接一步到位,找到了华为,把华为目前最先进的“乾崑”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完整地搬到了A5L这台燃油车上。
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头一回。
你看它的硬件配置,2颗激光雷达,十几个摄像头,再加上一堆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这套装备放到任何一台顶级的国产新能源车上,都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但要把这么一套复杂的智能系统,装到一台传统的燃油车上,难度非常大。
以前的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刹车、转向这些部分,都是各管各的,相互之间沟通起来很费劲,就像一个公司里好几个部门,都想自己说了算。
而电动车天生就是一体化的,一个中央电脑就能指挥全身。
所以,想让燃油车实现像电动车那样流畅、高级的智能驾驶,技术上是个巨大的挑战。
奥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它给A5L用上了全新的电子平台,相当于给这台车重新搭建了一套“神经网络系统”。
这套新系统把底盘、驱动、刹车、转向这些核心部件都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
这样一来,当华为的“大脑”发出指令,比如要变道或者要刹车,车身的各个部分就能够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一样,立刻做出精准、协调的反应。
几年前,奔驰在新车上用了高通的8295芯片,当时大家都在说“油电同智”,意思是燃油车也能有和电动车一样聪明的车机了。
但那个时候的“同智”,更多还停留在屏幕够不够大、系统够不够流畅的层面。
而今天,奥迪A5L做的事情,是把一整套关乎“怎么开车”的智能驾驶方案,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完整地在燃油车上实现了。
这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油电同智”时代的开始。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一种固有的观念,证明了燃油车在智能化这条路上,并非无路可走。
更重要的是,为这台全球知名的豪华品牌车型提供最核心技术支持的,是我们中国的华为。
这标志着,中国科技不仅在改变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也正在成为影响全球汽车格局的关键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