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无极机车正式发布旗舰车型DS900X,售价54980元,瞬间引爆摩托圈:憋了33个月、跑了150000公里实测的"中排量王者"终于亮相,评论区直接炸锅:"对标进口大排?""川崎Z900、宝马F900R该慌了吧?"
进入2025年,无极再次推出升级版本,优化了电喷系统和自动灯光配置,还倒贴福利给消费者。这不仅仅是"迟到的发布",更是国产中排量"完成度最高"的一次突破。那问题来了:沉淀33个月打造的DS900,到底憋了什么大招?5万多的售价,真能跟进口大排"硬刚"?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台"实力派国产旗舰"。
第一部分:33个月的打磨!无极DS900到底在"憋"什么关键升级?
先说重点:2024年7月6日正式上市、2025年持续优化升级的DS900X,官方定位"中排量全能拉力/街车",售价54980元(标准版)、58980元(三箱版)。
这个价格一出,有人喊"贵了",有人却嘀咕:"比川崎Z900(现在8.98万-9.98万元)便宜,到底差在哪?"其实这车的核心亮点不在价格,而在它"藏了33个月"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动力系统和电控配置,直接对标进口旗舰,甚至某些细节还"反超"了。
无极这次最大的"憋点"是动力调校和电控系统的"双向升级"。一方面,它搭载的是无极基于隆鑫NX平台自研的直列双缸水冷发动机(实际排量895cc),最大功率71kW(约96匹马力),最大扭矩95N·m。
数据上看和川崎Z900(77kW/95匹)差不多,但无极工程师偷偷"优化"了低扭表现——官方实测1500转就能输出80以上扭矩,这意味着啥?市区起步、山路跟车不用狠拧油门,动力随叫随到,不像某些进口大排得"拉高转才有劲儿"。
另一方面,电控系统直接上了"顶配":全功能TCS牵引力控制+双向快排(国际档)+电子油门+弯道ABS,甚至还有六轴IMU传感器。对比2025年前的国产中排(比如春风800NK老款只有基础ABS+单向快排),DS900的电控丰富度直接拉到进口车水平——要知道,这套系统在川崎Z900上可是选配要加钱的!
2025款升级的地方更细致了:电喷系统进行了全新调校升级,油门响应灵敏高效,动力传输更线性、衔接更顺滑。自动大灯也升级上来了,头灯能够根据光线强弱自行开关,这些都是小细节但能明显提升用户体验。
为啥无极要憋这33个月?据官方披露,他们从2021年10月开始立项,历经10个设计方案、150000公里实地测试(包括高原、湿热、寒带环境),光是发动机曲轴平衡就优化了17版,电控标定更是在全国各地反复验证。
这哪是"简单升级"?根本是拿"33个月时间"死磕用户体验!发动机的防抖设计,悬挂的舒适调校,电控逻辑的智能化,每一个细节都是投入了大量成本和精力的结果。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无极要花这么长时间。其实原因很简单,国产中排想要真正"对标进口",不能是配置堆砌,而是要在可靠性、稳定性、舒适性上都做到一流水准。这需要大量的实车测试和数据积累,不是在办公室就能纸上谈兵完成的。
第二部分:5万多的DS900,配置和进口大排比到底赢在哪?
可能有人要问:数据看着不错,但配置真的能打吗?毕竟进口大排的"信仰"摆在那儿。咱就拆开细看——DS900的配置单,简直是把"用户痛点"全焊死了!
先看最基础的"三大件":动力参数上,895cc双缸的71kW功率和95N·m扭矩,放在5万多价位属于"越级"。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QJMOTOR 700-2)普遍只有50-60kW,进口的川崎Z900虽然马力略高,但价格足足贵了一万多块。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调侃"花少一万块钱,能买到接近的动力水平,这笔账怎么算都值"。而且无极的动力特性设计得更符合国内路况——低扭充足,不用死拧油门,日常骑行更轻松。
车架这块儿用了铝合金双翼梁车架(和宝马F900系列同工艺),重量比钢管车架轻,但刚性提升明显。这意味着操控更灵活,高速压弯也不会"发散",山路骑行时车身响应快速直接。
轮胎和制动系统更是狠:前布雷博对向四活塞卡钳+浮动碟(直径320mm),后单活塞卡钳+260mm碟盘,制动效果直接对标公升级车型。轮胎用的是倍耐力Scorpion(冒险运动专用胎),抓地力强,雨天也不容易打滑。
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就是制动组件的来源。布雷博是意大利百年刹车品牌,这套配置在同价位国产车上几乎看不到,进口大排用的也是这个级别。这说明无极在供应链上下了血本,不是能省就省的态度。
再看"加分项"那些配置:仪表是5英寸TFT全彩屏(支持手机投屏、导航投射),比川崎Z900的4.3英寸小屏直观多了。现在很多骑手喜欢用导航,大屏幕显示路线图就方便得多,不用频繁低头看手机。
灯光全是LED矩阵大灯(2025款升级为自动头灯),晚上骑行的可视范围比卤素灯宽,夜间行车安全性明显提升。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对常常夜间骑行的人来说是刚需。
舒适性这块儿也不落后:坐高835mm(标配可调脚踏),女生和新手也能轻松驾驭。有些国产大排吨位很大,坐高吓人,对身材偏小的骑手不友好,但DS900考虑周到。
油箱配置是主油箱17L+辅油箱10L,总共27L的容量,按百公里3.5升油耗算,续航轻松破500公里,跑长途不用频繁加油。这对喜欢长途摩旅的人来说是个重要指标,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加油站。
最关键的是,这些配置集中在一台54980元的车上——对比川崎Z900(8.98万-9.98万元)、宝马F900R(约12万元左右),DS900相当于"用一半价格买80以上体验",甚至某些细节(比如电控丰富度、轮胎抓地力)还更实用!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买过进口大排的人,骑过DS900以后都说"性价比真绝了"。这不是说进口车不好,而是DS900用更合理的价格给你配置到位,没有太多"信仰溢价"。
第三部分:无极为啥敢"硬刚"进口大排?背后的底气是什么?
现在问题来了:无极作为国产品牌,凭啥敢把DS900定价5万多,还敢说"对标进口"?这可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积累到了"爆发点"。
首先看技术积累:无极背靠隆鑫(国内老牌摩企,给宝马代工F900系列发动机多年),发动机研发能力本来就强。这次DS900的双缸机,其实是隆鑫"NX发动机平台"的升级版——之前用在无极500R、600R上就已经口碑不错(稳定耐用),这次直接优化到895cc,还加入了平衡设计、滚子摇臂等技术。
要知道,隆鑫给宝马代工发动机这事本身就说明了什么——你能给欧洲豪华品牌代工,说明技术指标、工艺标准都得过关。无极DS900就是拿这个技术基础,进行了自主研发和优化,所以才能做到"既有进口血统,又更符合国情"。
震动控制这块儿是很多双缸车的痛点,但无极下了大功夫。实测怠速震动控制极佳,中低速骑行几乎感觉不到明显抖动(和四缸车比可能稍逊,但比同级别双缸机强太多了)。高速(100公里以上)震动也在可接受范围,完全不影响日常骑行。
再看市场变化:2025年的中排量市场,国产车已经不再是"低端代名词"。春风800NK、奔达金吉拉这些车卖得火,证明用户愿意为"高性价比国产旗舰"买单。2025款春风800NK标准版降到42580元,TC版44980元,灵犀+版49580元,这些价格都说明市场在升温。
而无极DS900憋了33个月才上市,其实就是等到了"用户需求升级"的时机——现在的摩友不再只看品牌,更在乎"实际体验":动力够不够猛?电控够不够聪明?骑起来舒不舒服?DS900正好踩中了这些点。
2025年的消费者心态确实变了。十年前买摩托车,就看进口还是国产,进口自动高一档。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比较的是配置、性能、服务。国产品牌只要产品力到位,就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无极这次"定价策略"很聪明:54980元卡位在"国产高端"和"进口入门"之间——比国产同排量车贵2-3万(但配置翻倍),比进口大排便宜3-4万(但体验接近)。这种"田忌赛马"的打法,直接让中间价位的用户(预算5-7万但又想买好车的摩友)没了犹豫的理由!
还有个细节是2025年新增的福利政策:买车时可以从三样福利里挑一个——3000块加油卡、分12期免息、或西风护杠包边包及配套支架。这些都是用户需要的东西,不是虚的优惠,是实打实的好处。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DS900上市后,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问题1:"5万多买国产大排,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川崎Z900?"
二手Z900确实便宜(比如3-4万能买2018款),但隐患太多——车龄超5年的车,发动机磨损、电路老化都是问题,后期维修成本高(进口件贵且难找),而且没有质保,修一次小毛病可能要折腾一个月。
而且DS900是新车,享受官方质保,省心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新车和老旧二手车的维修周期、可靠性,这些隐性成本算下来,其实DS900才是更划算的选择。有些网友也指出,买二手车要看运气,可能买到泡水车或事故车,DS900就没这种风险。
问题2:"双缸机震动是不是很大?骑起来不舒服?"
这是很多人对双缸机的固有印象,但DS900用了精心设计的动力学结构,实测怠速震动控制极佳。中低速骑行几乎感觉不到明显抖动(和四缸车比可能稍逊,但比同级别双缸机强太多了)。
高速(100公里以上)震动也在可接受范围,完全不影响日常骑行。有位摩友试骑过后直言:"我以前以为国产大排双缸机肯定抖,骑过DS900才知道啥叫真正的工程师精神,震动控制做得比我预期好太多。"
问题3:"电控系统会不会太复杂?新手会不会用不来?"
DS900的电控有"新手模式"——动力输出平缓+ABS全开,新手直接拧油门就能骑,不需要理解那么多参数。进阶用户可以切换"运动模式"(动力更强+TCS可调),甚至能通过手机APP自定义参数。
就算完全不懂电控,默认设置也足够安全好用。这是很多进口车的问题——配置太复杂,用户手册厚到吓人,一般人根本用不上那些高级功能。DS900学聪明了,保留高级功能,但默认设置傻瓜化,这样新手和高手都能各取所需。
结语:无极DS900,给国产中排"上了一课"!
从2024年7月正式上市、2025年持续优化迭代就能看出:无极这次不是"随便试试",而是真拿出了"对标进口"的实力——5万多的价格,动力、电控、配置全拉满,甚至某些细节比10万多的进口大排还实用。
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国产中排"立标杆"!下次再有人说"国产大排不如进口",咱就把DS900的配置单甩过去:动力够猛、电控够聪明、价格够良心,5万多还要啥"信仰税"?
现在摩托圈的竞争格局在变。进口品牌不再是绝对压倒性优势,国产品牌用更合理的价格、更扎实的配置,在侵蚀进口车的市场。这不是说国产就完全赶上进口了,而是国产的天花板在往上长。
DS900的成功,会倒逼其他国产品牌提升产品力,也会让进口品牌重新审视价格策略。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越来越多的好车可以选,价格也会更合理。
2025年买中排量摩托,DS900确实是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不是因为它是国产就凑合着买,而是它的产品力确实过硬,性价比确实突出。5万多块钱能买到这个水平的配置和体验,这事放十年前根本不敢想。
最后的灵魂拷问:如果预算5-6万买中排量摩托,你会选"打磨33个月"的无极DS900,还是加钱上进口大排?或者骑现在有的二手车再等等?评论区聊聊,别藏着掖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