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比亚迪汉,这几年的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记得2020年7月,汉一出来就炸了。当时那个销售火爆啊,半年就卖了4万多台,第二年就直接飙到11万辆,到了第三年更是超27万,四年下来累计销量破百万。你说奇不奇?我刚才翻了翻笔记,基本上可以说汉的出现,真的算是国产C级车的奇迹。

为什么说奇迹?看数据,还真不是吹的。比起那些按部就班的车,汉能在短短五年多时间里,突破了普遍认知的国产品牌瓶颈。别的同价位车型里,像吉利豪越或者长安CS95,累计啥的都还停留在几十万,汉直接开启了100万大关。这在行业里算是相当不容易的。特别是,把销量全部打破15万以上国产车超过百万能量的天花板,这一条线都快被汉踩掉了。

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有驾

但这事儿难免也带点悬念。进入到2025年,汉的销量明显有点打不过的感觉。竞争对手不让人省心啊。特斯拉搞买五免一,那价格福利甩开汉几条街;比亚迪自己也在拼命,SU7产量提升,价格又走亲民路线。更别提那些小众品牌——你市场的血拼就像是一场,技术和价格都在倒数奔跑。

这让我在路上稀奇地没有见过汉的身影。坐这里,旁边穿梭的都是宋、秦、甚至偶尔见到点唐,但汉?似乎变得难以找到。哦,我明明记得,去年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刚换了辆汉L,说开着就觉得舒服,但市面上一搜,居然都难找到真身。这不禁让我思考,销量下滑的原因到底在哪?

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有驾

除了竞争变激烈,汉的生命周期也有点像算是走到尽头的感觉。早在去年,我就觉得,比亚迪没有提前把纯电续航搞到标准配置里,可能后患无穷。2025款汉DM要配245公里纯电续航,这事抢得太晚。如果去年把续航预埋进去,哪至于让我觉得没有A9L什么事——虽然说本身A9L的续航也不是特别出彩,但反映出比亚迪在续航硬件上的步伐太慢。

你们知道我之前翻了翻相册,里面有几张汉的广告,是那种豪华感十足的,满屏金边和大气的内饰,但现实操作中,消费者其实更关心用着爽不爽,尤其是续航里程和车价的比拼。市场上比汉便宜两万、续航更长的车型,不少,像奇瑞的H6E搭载260公里续航,价格还比汉低两万,真是比拼套路多多。

也许有人会问:你觉得汉的未来还能不能翻身?我个人猜测,汉在纯电续航提升、价格稳定的基础上,或许还能重新找到战场。毕竟,汉的售价和品质,还是属于同价位领先的层次。只是市场变了,竞争对手倒是越来越狡猾——星耀8把纯电续航拦腰砍断,差不多12万左右的价格,还在拼命打价格战。难道这就是行业潜规则?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价格杀手。

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微博,看到不少网友总结,说汉当年没有得选——其实算是个意外之喜。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人料到国产车能做得这么好。然后,更逗的是,试了汉L之后,不开别的车了,觉得真不错,但销量没跟上,也难怪了。网约车市场早就饱和,专车也饱和,汉作为家用车,本身就不是旺角的明星。再者,从研发到供应链,哪里不像咱们生活中每天拎菜的菜篮子,没一个快、准、狠的方案。

讲到这里,我不禁自问:比亚迪汉到底还剩多大的潜力?我觉得,技术上其实差不了太多,重点还是市场反应。毕竟,市场就像个会说话的人,如果只盯紧眼前的竞争,没有提前布局,迟早被打脸。

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有驾

当然啦,汉完成了它的使命,至少在20万以上国产车里留下一块浓重的印记。没有汉,谁会想到国产能做到这样爆的程度?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它给同行树了个标杆——销量破百万不是梦。可我还想,假如比亚迪真能把这个光环发挥得更久一些,不知道,汉家族还能不能再搞出点奇迹?

嗯,你们觉得如果让汉多等个两年,续航提升到300公里,价格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优势?这个问题挺难答,也许没想过,但就是觉得,市场的战斗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多了。接下来,你觉得比亚迪要怎么应景才能不被甩开?我倒是挺期待,或者,也该有人敢说一句:国产车的突破,可能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某一款,而是这个行业整体在变。

国产C级轿车的奇迹比亚迪汉五年销量突破百万人曾引领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和续航等问题出现,汉系列能否重新崛起成为业内关注焦点-有驾

好了,写到这里,下面这句话留个悬念:汉还能不能回到当年的辉煌状态,谁也说不准,但我相信,像这辆车的故事,还远没有讲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