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内人头攒动。
在这场全年最重要的营销启动大会上,哪吒汽车CEO张勇在大屏上打出了哪吒汽车的全年目标:
销售30万台,让经销商赚钱,让用户满意,让股东放心。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毫无疑问,这是一届胜利的誓师大会。
就在张勇上台之前,董事长方运舟刚刚对自己过去十年的造车史进行了回顾,最后更满是对未来十年的展望。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这家曾经的“销冠”车企就会深陷负债泥潭。
喊出四个目标的张勇不仅没能兑现承诺,反而远走英国,留下方运舟下场救火。
从“黄金搭档”到“难兄难弟”,哪吒汽车的崩塌速度令人咋舌。
方运舟和张勇到底是怎么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究竟又是谁杀死了哪吒汽车?
01
时间回到2017年4月,成立四年的合众汽车拿到了新能源造车资质。
与其他自带流量的造车品牌相比,这家位于浙江嘉兴桐乡的车企声名不显,唯一能拿出来对外说的是“由清华大学研发人员主导”。
毕竟创始人方运舟顶着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的头衔。
不过当地政府的头头脑脑都知道,在去清华读博士之前,方运舟已经在奇瑞干了十一年,主攻方向正是清洁能源汽车。
加上中国新能源政策从上到下带来的巨大风口,这些都让桐乡市国资敢于去押注方运舟。
在当时一水清一色民营打头的造车新势力中,国资控股的合众倒显得有些另类。
方运周是有自己的考虑,他是奇瑞出身,深知奇瑞的成功,一是靠政府,二是靠技术,最后靠资本。
所以他选择的路线和奇瑞如出一辙。
不过仅仅半年后,合众汽车的董事长却换成了一个造车的门外汉。
2017年10月,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个人出资3.3亿从桐乡国资手里收购了53.4%股份,之后又通过旗下公司出资12.5亿参与A轮融资,成为哪吒汽车最大的股东。
正常来说,创始人是绝对不会把控股权交给他人的,尤其是卖给造车没有多大关系的房地产老板。
但方运舟却没有一点办法,毕竟这是大股东桐乡国资的决定。
当地政府在下一盘大棋,当初投资合众汽车只是第一步。
2017年8月嘉兴科技城产业新城PPP项目由华夏幸福中标,造车产业供应链长,配套企业多,同在嘉兴的合众汽车自然非常符合华夏幸福的胃口。
这个时候溢价出让合众汽车控股权,不仅意味着国资增值退出,还能带动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曾有媒体在2017年底问方运舟创业这三年感受如何,他感慨道,“这三年经历的艰辛比过去十多年加起来还要多。”
但无论如何,2018年的合众汽车终于可以步入正轨了。
2018年2月,方运舟邀请奇瑞的老同事张勇加入,自己则逐渐退到幕后。
无论在奇瑞还是北汽,张勇干的都是新能源,算的上是汽车营销界的 “老炮儿”。
他当时来合众,是带着高光来的。因为在北汽新能源时,他带着团队一年卖出 10 多万辆车,成为全国第一。
02
张勇跟方运舟同龄,他俩都是安庆人,还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
不同的是职业经历的造就,一个偏技术,一个偏营销。
张到任之后,两人分工也明确下来:方负责战略规划和政府关系,张负责定义车型和销售渠道。
2018年6月,合众汽车正式推出“哪吒”品牌,这正是张勇的手笔。到了年底,哪吒首款车型NO1正式上市。
可惜张勇的当头炮并没有打响,连带哪吒这个名字也差点被放弃。
在2019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官方宣传上已经看不到“哪吒”,车展上亮相的新车也是合众U。
这段时间应该是张勇和方运舟彼此最煎熬的时刻,但命运女神却在这时眷顾了哪吒。
2019年7月,名不见经传的动画导演饺子,却意外捧出了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这个神话IP重新被巨大的流量激活。
这样一来,哪吒这个名字肯定是不能舍弃了。
当电影院里的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汽车也上演了一出“逆天改命”戏码。
2019年一年才哪吒卖了1万辆车,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就变成7万。
2年翻7倍的背后,张勇是有功劳的。
哪吒U和NO1的替代车型哪吒V打响了性价比之战,张勇还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在下沉市场开店,主打3-5线群体。
当蔚来、小鹏、理想都在拼命往高端市场挤,而哪吒汽车反其道而行,价格基本在 10 万以内。
张勇过去在北汽的TO B的成功经验也被搬到哪吒,哪吒U和哪吒V不仅卖给了网约车公司,还被卖给了地方政府。
跟地方政府搞好关系,则是方运舟的强项。
2018年华夏幸福王文学因调控资金链问题退出,方运舟很快就找到了国资背景的宜春金合来接盘,之后又拉来了同样是国资背景的南宁民生伙企业。
宜春金合和南宁民生背后分别是宜春国资委的南宁国资委,两家持股加在一起高达61.55%,这时候说哪吒是一家国企也不为过。
这些国资背景关系,让哪吒收获了大量的政府订单。
2022 年,哪吒汽车销量突破 15 万辆,成为新势力中第一个销量过15万的车企,直接干翻了 “蔚小理”。
方运舟当时还公开夸张勇:“他敢冒险,我信任他。”
03
在中国造车,做高端难,从低端向高端做,难上加难。
做出成绩的张勇放眼四望,哪吒也必须要上高端。
隔壁小鹏一开始推出的G3,卖的还不如哪吒U,但随后推出的高端轿跑P7不仅大卖,还让小鹏摆脱了低端和廉价的标签。
小鹏能做成,凭什么哪吒不行?
2022年7月,哪吒推出首款轿跑哪吒S,直接向20万-30万的市场发起冲击。紧接着又推出了双门四座轿跑哪吒GT。
张勇对GT充满了信心,他在微博甚至放出豪言,“三个月后哪吒GT单月销量能把市场上所有的两门跑车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这次,他却被狠狠地打了脸。
哪吒S单月最高销量不足3000辆,哪吒GT的月销量更是不足百台。
投入了巨大资源换回来的却是巨大失败,身为CEO的张勇却一点事都没有。
身为董事长的方运舟没有质问,身为大股东的国资更没有发声。
就在哪吒S和GT接连扑街的同时,中国汽车价格战却越来越猛。
哪吒原来还能赚钱10万元市场,在比亚迪、五菱、吉利这些老厂进来后,逐渐被抢去市场份额。
为了给哪吒GT让资源,张勇还暂停了大型7座SUV项目,错失了家庭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在浙江的零跑却在15万元级新能源SUV市场站稳了脚跟。
2023年下半年的哪吒,俨然已经青黄不接。
不过比起产品定位和资源错配,哪吒在2023 年错失与大众的合作,让哪吒错过了再次逆转命运的时刻。
2023年5月,大众集团在中国寻找架构合作伙伴时,曾考虑哪吒的2.0架构。但评估后认为哪吒的新架构距离量产较远,最终放弃合作。
但实际上哪吒在 2022 年就完成了2.0架构的规划。如果当时推进落地,哪吒完全有机会先于小鹏进入新一代平台周期。
一位哪吒研发前员工曾对媒体爆料,哪吒当时报价不到小鹏的一半,“如果老板及时决策,合作可能就是我们的”。
可惜真实因为上层始终未做明确决策,导致项目一直搁置。而员工猜测因为张勇是营销出身,对技术发展把握不准。
此时真正懂技术的方运舟此时正忙着上市。
彼时新势力中,蔚小理和零跑都已经上市,但自身盈利的不足和资本环境的恶化,却让哪吒上市变得遥遥无期。
真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04
2023年哪吒全年交付12.75万辆,没有完成25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成为当年唯一销量下滑的造车新势力。
然而车圈的价格大战在2024年不仅没有停歇,反而还愈演愈烈。
车价越来也低的同时,新能源洗牌也在加剧,先是威马破产重整,接着是高合停工停产。
此时杀进造车圈的小米却是风生水起,小米SU772小时订单破10万,千亿总裁雷军亲自给车主交车的镜头刷屏社交媒体。
张勇决心向雷军学习,开始频繁露脸直播、探访工厂,同样也给车主开车门,为哪吒带流量。
这一招果然有效,2024年5月,新车哪吒L就卖出了4000多台。
作为大五座增程 SUV,哪吒L起售价13.99 万元,比同级竞品便宜近 3 万元,以价换量本不是问题。
可惜脆弱的供应链,已经无法支持哪吒L的热销。
2024 年初,有部分哪吒供应商停止发货,随后各种零部件开始短缺,桐乡工厂积攒了大量缺件车辆,昼夜不息的机械臂多数处于闲置。
哪吒账上已经没钱了,在合众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显示,2021至2023年,哪吒累计亏损达到183.7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4%、-22.5%、-14.9%。
2024年1-9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8.6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的28%,张勇的造血自救宣告失败。
10月16日,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成立的第十年。
当天,张勇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和方运舟等4人围坐在一张办公桌前,桌上放着吃剩的盒饭,他们面向镜头,脸上挂着笑容。
张勇还配文称:“10.16,十周年!”
自此之后,张勇便悄悄隐匿。
直到2024年12月,哪吒汽车官宣人事变动,方运舟兼任公司CEO。所有人才意识到,张勇这是跑路了。
至于为什么没去美国,有网友调侃:因为美国已经有老贾(贾跃亭)了。
从爆发到崩塌,哪吒汽车的起落不过三年时间。
哪吒汽车的失败几乎是中国新能源大潮中最典型的一种:
赶上风口迅速做大,竞争加剧后问题暴露并迅速倒下。最后同它曾经的高光一样,来得突然,然后迅速被其他新闻覆盖。
至于张勇和方运舟,他们早已经盆满钵满、落袋为安套现离场。
留下的未兑现的激励承诺、追讨无门的应收款项,以及一纸纸尚未裁定的劳动仲裁。
至于何时重整、能否复工,供应商、员工与车主能做的只有等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