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泼冷水:固态电池量产还远,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咋破?

各位老铁,今儿个咱来唠点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最近后台快被关于电动车里程焦虑的提问给淹没了。

看得出,伙计们都将固态电池视作救星,盼望着它一出世,电动车就能一口气跑遍大江南北,彻底摆脱半路抛锚的窘境。

世事往往不如人意啊。

宁德时代泼冷水:固态电池量产还远,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咋破?-有驾

宁德时代的当家人曾毓群直接给大伙儿“泼了盆凉水澡”,说固态电池搞了这几年,进度条才挪了几步,距离真正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消息一出,想必不少电动车主的心都凉了大半截。

先别灰心!

今个儿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地聊聊,这固态电池的难点究竟在哪儿?

难道里程焦虑就真是无解了吗?

再者,在固态电池还遥遥无期的当下,咱们还有哪些更实在的选择?

固态电池: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要说固态电池,那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圈里人人都向往的“朱砂痣”。

为啥?

因为它理论上能极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打个比方,就是相同体积下,塞进更多的电量,跑出更远的距离。

况且,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上也自带光环,不易引发燃烧,听起来是不是相当诱人?

然鹅!

看着美,实际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好似那镜中花,水中月,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

宁德时代泼冷水:固态电池量产还远,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咋破?-有驾

固态电池面临的最大挑战,卡在“离子传导界面”这个环节上。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电池内部不同材质的接合部。

传统的液态电池,仰仗电解液来传导电流,类似于为离子间铺设了高速通道。

固态电池则不然,它务必将诸多离子紧紧挤压在一起,让它们自身“肩并肩”地传导电流。

问题来了,这“肩并肩”的力道要有几分?

答案是务必施加出奇强大的压力!

好比要将两块经过细致研磨的金属材料紧密贴合,使它们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然而在现实中,去哪里寻觅如此苛刻的条件?

这就好比什么?

就像《淮南子·说林训》里讲的“以升量水,无益也;以巵覆车,不转也”,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白费。

给汽车装上翅膀,让它像雄鹰般自由翱翔,构思挺美妙,也够浪漫,但落实在现实层面,这难度绝非一般!

因此,面对固态电池,咱们务必保持理性,切莫憧憬它一夜之间横空出世,一举摆平所有难题。

里程之忧,是否终局?

既然短期内无法依靠固态电池,莫非关于续航的焦灼就真没辙了?当然不是这样!

宁德时代泼冷水:固态电池量产还远,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咋破?-有驾

车到山前必有路。

其一:换电妙招,可否一试?

假使充电如同在加油站前漫长等候,那么换电宛如直接更换一个能源满格的油箱,其速度之高效令人惊叹!

顷刻间便可满血复活,其效率远胜充电模式。

不仅如此,换电模式还可有效解决电池衰减的问题。

蓄电池使用时日增长,容量势必产生损耗,而换电站则可定期实施电池更替,保障您的续航始终维持在一个崭新的水平。

不可否认,换电模式亦存在其局限性,例如,换电站的设置成本相对高昂,故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鉴于各个品牌车型所用蓄电池规格存在差异,其通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

但无论如何,换电模式无疑是缓解里程焦虑的有效路径之一。

其二:混动座驾,真香预警!

倘若您对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仍存顾虑,那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定是您的理想之选。

油电混动车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加油亦能充电”的特性,既能享受电动模式下的平顺静谧,又能兼顾传统燃油车所具备的续航远行保障。

在长途旅行中,您完全无需担忧充电站难觅的问题,只需就近选择加油站即可,省心省力。

宁德时代泼冷水:固态电池量产还远,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咋破?-有驾

再者,当前的混动技术日趋成熟,诸多油电混动车型的油耗甚至低于传统燃油车辆,堪称节能先锋!

当然,混动车型也存在其自身不足,例如,其结构相对复杂,后期保养维修费用或将有所上升。

此外,在某些实施车牌限制的城市,混动车型可能无法享受与新能源汽车同等的优惠政策。

但总的来说,在眼下这个阶段,混动车型依然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选择。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实话说,我们寻常百姓对于崭新技术的期待实属人之常情。

然而汽车工业,特别是绿色能源汽车领域,其发展堪称一日千里,各类新颖概念、专有名词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但是咱们切记,科技革新绝非空喊口号,更不可仰赖“纸上谈兵”。

它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无数次的实践检验,乃至岁月的沉淀积累。

与其终日期盼那些所谓“颠覆式创新”的横空出世,倒不如脚踏实地,将眼前的换电、混动等既有技术予以精进完善。

归根结底,对于咱们广大车主而言,唯有能够切实减轻里程焦虑的实用技术,方才是真正的好技术。

正如网友所言:“甭管什么花样技术,能把这续航焦虑和充电难题解决了就成,其他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是算了吧。”

说到底,咱们购车是为了让出行更便捷舒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非盲目追逐潮流,充当“小白鼠”角色。

因此,在做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策前,务必慎重考量自身实际需求,做好充足准备,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各项新技术,最终挑选到最符合自身情况的座驾。

那么问题来了,诸位看官觉得换电与混动这两种模式,哪个更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向?

抑或各位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何种期许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