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把风云A8这款插混车的门槛直接拉到8.99万,这价格一出来,市场立马就热闹起来了。
标配1.5T插混系统,官方油耗才1.01L,数据看着确实让人心动,但问题是,这车卖得并不怎么好,甚至最近几个月销量还在往下掉。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了。
按理说,奇瑞这个牌子在国内还是有群众基础的,尤其是瑞虎8系列,去年卖了快20万辆,简直是撑起了奇瑞的半边天。
可一到新能源,特别是想往上走一点的车型,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风云A8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咱们先看看这车本身。
动力上,1.5T发动机加个电机,综合马力204匹,零百加速7.6秒。
这个数据放在一辆紧凑型家用车上,绝对是够用了,甚至可以说是挺猛的。
日常市区超个车,高速上想来点激情,它都能给你。
续航方面也挺能打。
装了一块18.67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纯电能跑106公里。
这个纯电续航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基本能覆盖每天的通勤了,等于说只要家里充电方便,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低得吓人。
要是跑长途,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到1400公里,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空间也是它的一个强项。
车长4780毫米,轴距2790毫米,这个尺寸在同级别里算是比较大的了。
后排坐进去,腿部空间很宽敞,坐三个人也不会觉得特别挤。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大就是硬道理。
这么一看,风云A8的产品力好像没什么毛病,价格还这么有诚意,为什么就是卖不动呢?
这就得说到问题的另一面了。
首先,品牌认知度是个坎。
虽然奇瑞大家很熟,但风云这个系列,在消费者心里还没建立起清晰的形象。
很多人一听,可能还得反应一下这是奇瑞的车。
更尴尬的是它跟星途的关系。
本来奇瑞想用星途冲高端,结果星途一直不温不火。
现在风云系列出来,定位上就有点模糊,既不像比亚迪的王朝、海洋系列那么清楚,也不像吉利的银河那样有明确的科技感标签。
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品牌带来的信任感和价值感就弱了一截。
然后就是产品本身的一些“软肋”。
很多人都提到,风云A8的底盘调校比较一般。
开起来感觉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家用车,舒适性还行,但谈不上什么高级感或者操控乐趣。
在这个价位,消费者虽然务实,但也不是完全没要求。
旁边别的牌子,都在努力把底盘质感往上提,风云A8在这方面就显得有点吃亏。
价格也是个微妙的问题。
8.99万确实是入门价,但这个配置的车型,很多地方可能都没车,或者说配置低得让人没法接受。
稍微往上选个配置,价格就上去了,一下子就跟秦PLUS DM-i这些强敌正面硬刚。
这时候,风云A8在品牌、口碑上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
所以奇瑞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牌是好牌,但打法上需要调整。
光靠降价“掀桌子”还不够,得让消费者真正认可你这个产品。
比如,能不能在底盘质感上花点心思,哪怕成本高一点,让车开起来更舒服、更扎实,口碑自然就上来了。
营销上也得跟上。
现在不是光喊“技术奇瑞”就行的时代了。
怎么把风云A8的优点,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出来,怎么跟用户建立情感连接,这都是学问。
学学人家怎么玩转社交媒体,怎么搞用户活动,让品牌形象变得更立体、更亲切。
其实,风云A8的困境,也是很多传统车企转型时遇到的共同难题。
技术和硬件都不差,甚至某些方面还领先,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车卖好。
市场变了,消费者的心态也变了,再用老一套的思维去造车、卖车,肯定会碰壁。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有这样的产品出现是好事。
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买到的车就越便宜,配置也越高。
但选择的时候也得擦亮眼睛,不能只看价格和参数。
这车的驾驶感受怎么样,售后服务方不方便,品牌口碑牢不牢靠,这些都得综合考虑。
风云A8这辆车,就像一个偏科但很有潜力的学生,优点和缺点都特别明显。
奇瑞要是能帮它把短板补上,再给它一个好的舞台去展示,未来还是很有机会的。
毕竟,在8.99万这个价位,给到这样的动力和续航,诚意确实是给足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