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大兄弟呀,真是挺神的。你知道么,他花了整整7万块,买了一台抵押车,宝马5系。谁都知道,抵押车价格低很多,车况好多时候也不咋样,但是他偏偏就盯上了。那天他打电话跟我说,车买到手,连夜从广东开到广西,打算自己拆了卖配件赚点儿。其实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别来个套路,抵押车容易出事。可是他一脸笃定,说他经验丰富,能看懂车,好玩嘛。
他买之前还特意查了几辆,估算下来,7万块能买到的,车况都差不多。关键是,抵押车卖的价格,体感都在8万到10万之间。这个差价可以让他赚一笔。他说便宜买,拆掉卖配件,成本低,看起来能赚。我心想,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
他那次几乎夜里出发,车子从广东开到广西,快到家门口时,就觉得还挺酣畅。到了家后,他没有立刻把车开走,而是拆了。其实我最近翻了下笔记,发现他们这些抵押车,真实车况难说,大部分车里都藏着不少隐藏彩蛋。我还记得他拆车的细节:先用钳子将底盘一些定位器扔灶里烧了,可能我想得太细了,但是总觉得,他对藏在某些位置的小配件挺敏感。
结果,他拆完配件后,发动机和变速箱就单独放在一边。用料讲究啊,他说要尽量避免损耗。这次,他还特别联系了外省的一个汽修厂老板,把发动机和变速箱按型号卖出去了,这次光这两块,就赚了12万。你说夸张不?一个发动机,一个变速箱,才算是值钱的了。
而其他的配件嘛,内饰件、电子件、电器类,他都分类卖。中控屏、方向盘、真皮座椅,全都悄悄卖给本地的修车铺。那些修车老板,懂货,看得准,价格只比原厂新件低一半还抢着要。电器方面的大灯、传感器、音响模块,都是二手平台转卖,发照片、写个概要,买家直接转账,然后快递寄过去。有一次我还在他相册翻照片,看到一组车门合页的照片,就觉得:哎,拆拆拆,反正能卖也挺值。
这些小零件,车窗螺丝、空调滤芯外壳....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买过二手零件,挺麻烦的,要找全套的拆车件。我们村有个修车小伙,两千块一包,拼好拼满的,他直接说够用。你想啊,不一样的车配件,卖的价格差别也挺大,但对他来说,就是一块儿泥巴,随便捏。
这过程中,他还特别避开了车身某些重要结构——像前面说的藏在底盘的定位器、某些电子元件。他自己说,为了安全起见,查了一遍车:有没有被做过手脚?我猜得不一定准,毕竟抵押车你懂的,有的车时间久了,底盘里就出现一些特别设计。这次拆完,他还联系了在外省的熟人买家,把发动机、变速箱这类硬货卖了出去,一下子就把成本8000多块捞出来,利润就比较明显。
其实我也怕,这个源头买卖,你说合理不合理?从成本角度讲,这个成本再加上雇人拆车,算下来各项费用可能也就两三万,能赚个两三倍。然后剩下的配件储备也不少,我还记得我翻了下笔记,估算拆车配件的收益在整个过程中大概是10万左右。而卖掉的车架、废铁,后来收入了4万多。
要说最牛的是个细节。有一天,他在车里拉着我:你看,这次拆的车,我还专门找了块废旧布料,把那些螺丝和零件一一标记,免得混乱。他还叨叨拆车的规矩,我就笑,心想:你这不就是放一把火,钱就来了嘛。
刚才我提到的心存侥幸不是没有原因。那天,两个陌生男人开黑色越野车,挨家问有没有见过那辆奔驰E级。大兄弟不在,他老婆就慌了:我没见过啥奔驰呀。结果还去小卖部问,老板也说没见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想:肯定是麻烦来了,不然咋会跑到我村来找车?(这段先按下不说)不过他之后赶紧把剩下的配件送到隔壁老王那儿,也算应付过去了。
就这样,算完账,他收获了14万+,扣掉本钱8万5,两个小伙子各拿了五千工资,实际上净赚4万多,比上次还多点。唯一憋屈的是,他说再也不搞这个了,心里有点嫌麻烦。毕竟拆车还得防堵家,有点危险。他在镇上开个小五金店,平平淡淡,也算稳了。
其实我挺佩服他的:敢干,真的是敢干。你说他就不怕碰瓷?或者被追债?也许吧,但他自己说,操作得当,心里也就觉得踏实点。是不是,大部分普通车主都没想过,把拆车件能卖出这个价?你知道么,估算一下,百公里油耗,算得太粗,至少得十块往上。而且,一个车的保值率,二手市场上大概在40-50%左右,换算下来,这样的拆车赚头,也是合理吧。
总之吧,这些事情让我觉得,真正的精明不一定得高深莫测,也不一定靠技术,只要摸得住套路,敢试试,就是一种勇气。你觉得以后他们还会不会继续这种拆车+卖配件的玩法?或者说,还能不能抓住更多的机会?我倒挺好奇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