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野车“野”到意大利?212硬刚老爷车,这事你信吗?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中国的越野车能在意大利那帮玩车的老炮眼前亮相,还不是装样子,是实实在在从新疆一路开到布雷西亚,横跨欧亚,说走就走。
这不是开玩笑?
真不是。
你想想别人玩百年老爷车、讲究家族传承的时候,咱这边开着国产212顶风冒雨来凑热闹,这场面谁见过?
212车队5月20日在新疆霍尔果斯发动,车头一抬,路就在脚下。
啥高铁飞机一概不用,有点像西游记那种,九九八十一难都愿意啃。
路线横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荒原,爬高加索,闯格鲁吉亚,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那几国也没躲过去。
13个国家,8000多公里,天天在路上。
6月13号,正好赶上1000 Miglia比赛。
说白了,这条路没几个欧洲人敢轻松尝试,咱们中国人做到了。
有人说,这不是作吗?
就不能直接运过去?
可212偏就选了最难的路。
不是图刺激。
是真想让世界看看,咱中国车不光能造,还能跑,还能扛,还能修。
路上啥鬼天气都见了,沙尘、泥泞、暴雨、热浪、山区、平原,全体验一遍。
中途经常被外国人拦下问:“你们疯了吧?真的一直开过来的?”这种目光,酸爽得很。
说到正赛,1000 Miglia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进。
人家祖宗般的老爷车1957年之前的才有资格,门槛高得让人牙痒。
奔驰、阿尔法、法拉利这些都是角色。
咱212不是老爷车,压根不够格。
但主办方偏偏一看中国这队伍太拼,直接发邀请函,还给安排了个2025年中国推广车的角色。
这在整个赛事历史上,是头一回。
有人拍手叫好,说这叫中国精神,有骨气。
也有嘀咕的,说是炒作,有点蹭人家老牌的名气。
两边争得脸都红了,可你要问我,我觉得没啥丢人的。
谁说只有欧洲老车才叫文化?
敢折腾的、敢往前冲的都是文化。
212就是敢。
敢自驾8000公里,敢跟世界讲“我行”。
比赛这五天,场面也真是热闹。
头天从布雷西亚出发,路过维罗纳、罗马、佛罗伦萨、阿雷佐、锡耶纳等一大串著名的地。
天天大太阳直烤,晒得人跟红虾似的。
晚上修车,白天开车,困得眼皮直打架,每天要跑十几个小时。
雨天湿透,太阳天脱皮,比赛谁都不轻松。
别以为这就是旅游,欧洲老头们都直说“这样拼,才叫拉力赛”。
外国人看见212的车,都好奇得不行。
英国车迷试驾完,忍不住点赞,说比想的要结实得多。
意大利老爷爷听说是自驾来的,差点给跪了,说你们这是现代马可·波罗。
不过也不乏质疑。
有人说,你们没参赛排名,不就是陪跑?
说到底还不是来露脸的?
可你看老外那些开老爷车的,有几个真敢自驾跑8000公里?
212没参赛名次,拼的是耐力和勇气。
这种死磕劲儿,不服不行。
说到212这牌子,老一辈人肯定记得。
以前是越野车的代名词,现在人家把“212”变成品牌,不再是过去单打独斗的那款老爷车了。
出了T01、T01长风,还有新升级的检阅官,技术越来越新,越野性能更强。
有人说改得太快,是不是丢了魂?
也有人觉得,只有不断创新中国车才能走出去。
其实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风水轮流转,时代不等人。
车队自己修车也不是吹的。
每天开完,发动机盖打开,底盘、机油、水箱,轮胎都得好好检查。
就算累瘫了,也得啃下去。
遇上一些欧洲车手,年纪比我爸都大,修车的劲头不比咱年轻人差。
大家互相加油打气,谁也没瞧不起谁。
这种场面,看着比电影还真。
说到中国汽车走出去,是不是靠实力还是靠噱头?
这事儿吵得更凶。
有人说,212只是个例,不能代表中国全体汽车品牌。
也有乐观的,说中国车能进1000 Miglia,说明中国制造真的硬气了。
你说到底靠啥?
不就是一步步拼出来的?
以前谁会想到国产车能让老外围着看,连新闻都报道?
关键,人家不是摆样子,是真开过来,真开到终点。
你说这还不算本事吗?
路上遇事多了也是成长。
偶尔车出问题,团队都是自己修,没有花架子。
欧洲老爷车抛锚,七八十岁的大爷拎着工具箱亲自鼓捣。
都一样,谁都不容易,比的是谁更能扛。
有意思的是,这一路下来,212车队把中国故事带到了赛场。
观众里有孩子朝他们挥手,有车手摇下窗户给他们竖大拇指。
有人说,这就是文化交流,真实的,比啥广告都强。
德国保时捷车手和中国车手聊家族传承,英国老越野迷直接开了两圈T01,夸得合不拢嘴。
文化这玩意,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是一脚油门,一身泥巴跑出来的。
回头看,212敢闯老外地盘,也不是一时兴起。
国内越野圈子知道,这牌子其实早就开始更新换代,新平台、新车型,说白了,就是跟上世界潮流。
有人担心,创新太快会丢掉原来的根。
也有人说,一个品牌只有不断折腾才有未来。
你说这是不是矛盾?
可没矛盾就不叫进步。
有人说,212的国际秀,是不是自嗨?
人家欧洲赛场,法拉利、保时捷压阵,中国车就能进来?
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反正人家真走到了终点,沿路收获点赞和掌声。
这种事,别看网络上吵得热闹,真正体验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还有些人说,要是全世界的汽车比赛都这样开放,是不是谁都能来凑热闹?
可问题是,大多数品牌敢不敢像212一样,不靠物流,不靠包装,跑8000多公里,靠自己能力走到终点?
这才是关键。
你想想,赛事五天,天天在路上,早上天不亮就开车,晚上检查修理,吃不好睡不好。
参加过的人都说,这种体验改一辈子。
212的司机们说,累是真累,但值。
现场掌声响起来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了。
有网友就说,212就是中国汽车圈的狠角色。
“别的不说,敢干敢拼,比那些光会秀的强太多。”也有酸溜溜的声音,说“还不是人家欧洲人给机会,不然哪轮得到你?”凡事都有两面。
关键是,212真把中国车带到了世界舞台,没吹牛,没炒作,是用轮胎丈量出来的。
你觉得呢?
说到底,汽车文化不是谁家的专利。
能扛事,能耐摔,能接受挑战,不服输,这才是真正的精神。
212没拿冠军,也没拿奖牌,但敢冲上去,已经赢了一半。
不服?
你来试试。
现在问题来了:等到下回中国车再进1000 Miglia,是会被更多人认可,还是又被人酸几句?
技术、勇气、创新,哪个才是中国车的底气?
大家说说看,是不是光靠嘴说没用,还是要靠实打实的表现?
评论区,咱们聊聊,这事到底咋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