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全新问界M7凭什么一上市就能爆单,10分钟两万台,43分钟突破十万台,甚至让余承东得亲自上阵“纠正舆论”——不是1小时,是43分钟,数字必须给准。这场面,搁业界来看,堪比演唱会抢票。为啥会有这种“盛况”?车圈这些年不乏营销“通稿”,但能整到老板亲自朋友圈“准点校正”,背后到底说明了啥?这事儿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有人会说,“你看,余承东又出来‘吹牛’了,问界M7到底有啥了不起的?”可问题是,能不能光靠“宣传”卖出十万辆车?这年头,消费者的钱可不是道听途说就能掏出来的。得问问自己,也得问问行业,问界M7到底是不是唱了个独角戏,还是补上了市场的“真空地带”?
首先,得承认问界M7确实“动了大手术”。现在不少品牌搞“升级”,说白了就是“小打小闹”,换个饰条、升级点芯片、轮胎加点花纹,就敢吹“新一代”。但问界M7是动了真格,核心技术、用户体验、驾乘舒适度——全方位升级。你说只有“智能化”提升,不够;你说只堆配置,也不够。它是把智能化做成了标准配置,不是拿来“溜须拍马”的。
而且,问界M7这一拳也打在了行业“七寸”上。以往市面上热卖的,主要是靠“低价换市场”,尤其是新能源SUV,卷价格卷到连利润都不要了,拼到最后,客户也没啥忠诚度,品牌越来越边缘化。你说这不是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吗?结果友商们苦哈哈,连最低配都配了四驱系统加上爆改内饰,引发了怎么玩怎么亏、怎么卖都赔的恶性循环。反观华为怎么做?“我不卷价格,我卷价值。”别跟我聊降价,聊底子。
你问价格贵一点,卖得出去吗?有人说问界要是真卖26、27万,那其他品牌就别混了。但问界M7倒好,预售定到28.8万,还砍掉底配,直接“起步即高配”。不是出门就发钱的门槛,而是把技术真刀真枪堆给你。你再看看,这价格区间,德系传统豪华车原地懵了。以往德系能在中国市场牛上天,现在呢?销量利润双双下滑,价格倒挂成了常态。现在甚至有经销商直接跑路转投华为鸿蒙智行。换句话说,不是市场不行了,是原来的玩法行不通了。
到底消费者在意啥?还不是“值不值”。这年头,用户的要求比谁都高。你光打嘴炮、不做体验做不出口碑,谁会推荐你?问界M7这波极大地拉高了用户体验的阈值,甚至连华为内部也是把净推荐值(NPS)当作KPI在全力追。啥叫“净推荐值”?就是愿不愿意发自内心地推荐给周围人。用户推你一把,产品才有自来水。不用华而不实的词语,核心就是买了不后悔,愿意安利。
数据不会骗人。杰兰路的报告显示,问界的NPS排名前三,高达74.8。什么概念?比大部分新势力都高,而且是和那些老牌新势力们掰手腕都能赢。再说一个现实问题——二手车保值率。谁都知道,豪华品牌的另一个护城河一直是保值率。过去觉得外资品牌铁板一块,甭管什么天灾人祸,二手车也能稳吃几口。现在怎么样?保值率一落千丈,因为降价太狠,经销商不是不想卖,是一卖就亏,转身都去卖鸿蒙智行了。要知道,这不是小趋势,是行业巨变。鸿蒙智行的保值率直接涨到71.5%,原来天天喊“国产不保值”的论调不攻自破。
其实,“能超越华为的只有华为”,或许看着有点自恋,但回头想想,问界M7这次可真把“自我卷到极致”给做了出来。为啥业界敢说它“技术标杆”?别的车企还在玩摄像头、装点小雷达时,人家直接上了“舱内激光视觉方案”。不懂没关系,你就理解为过往的辅助驾驶只是“看得见”,现在是“看得更清、更安全、全天候”。你家娃放路边拐弯处,光线再暗,M7也能识别;夜里开车遇障碍,AI和激光点云一合作,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更别说全车100多个控制器都能支持OTA升级,软件定义硬件,说白了就是你买了车以后,能像手机一样升级,不用天天惦记“新功能,新车头一批就没你份儿”。想想以往买豪华品牌,半年一换代,心理落差贼大。现在华为车,让你有种“进化感”,不是买一次就用旧。
而且,谁说高端新能源只能靠大降价、堆配置打口水战?问界M7靠的是顺应市场需求,技术体验做突破,价格门槛守住了,还真让国产品牌在30万级别里头正面刚德系、高端合资,也能体面,甚至体面到能带动整个行业脱离以前那套“割肉竞价”的老路。
讲真,华为有一点的确值得点赞,那就是敢在行业最卷的时候喊出“不卷价格卷技术”。你说它是姿态也好,是底气也罢,最起码它自信得自洽,做出来结果还行。在别的品牌都还在挤牙膏玩套路,或者拼死拼活给经销商输血,华为倒逼着整个中国高端车市场去思考:有没有可能,真的靠“技术”,而不是靠“补贴”站稳脚跟?
把话说直白一点,现在你指望德系继续以前那套,没戏了。价格倒挂到30-40%,还有经销商咬牙硬挺。你问问他们想啥?“能不能别再让我们做倒贴买卖?”以前是“开店能挣钱”,现在是“扛着亏卖车”。再看问界M7,人家敢把盈利空间留下来,不怕被骂起步高价。背后逻辑很简单:只要你技术体验真做到了顶尖,客户还是会买单,而且“买得心甘情愿还帮你拉人头”。
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华为就是会卷、会整活”,但问界M7这事儿还真不是“整活”能整出来的。国产车能突破到高端市场,说起来容易,其实是痛苦试错、无数次被唱衰、还坚持自我革新的结果。华为之所以能奔到行业前列,靠的不是市场炒作,是敢于用科技给行业“打个样”:我们也可以造出既好又保值、既智能体验又跑得快开得稳的国产豪华车。你要说它牛,那它确实有“两把刷子”。
归根到底,问界M7这一波爆单,背后是中国高端车市场的一次自我超越——技术突破、价值突破、市场突破。如果说前些年国产品牌还在“高性价比”“死磕价格”,现在已经进入了“高体验、高口碑”新阶段。问界M7不是终极答案,但至少抛出了个让全行业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新问题:未来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到底靠什么定江山?
说了这么多,打个比方,如果车企都是“江湖武林”,问界M7不是来搅浑水的,它是逼着大家“真刀真枪见功夫”。你如果只会降价、打噱头,那迟早会被淘汰。真正的高手,不是拼便宜,是拼实力、拼口碑。华为这一波操作,也让所有人看到,只要你敢试、敢改、敢做“出圈”的产品,中国品牌一样可以让全球敬畏。
最后,用一句大白话总结:以前豪华品牌高高在上,现在轮到我们站在高端舞台说话了。不是因为谁给机会,是靠自己奋斗争来的。以后再有人说,“中国车不行”,你就让他去试试全新问界M7。到那时候,他的脸色和钱包,都会告诉他答案。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