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烈马全景影像“自动护航”黑科技,野外越野安心感超出预期

一讲到越野,大家立马脑子里蹦出来的无非就那么几个关键词:泥巴、坡道、沟壑、后视镜全是灰,座椅下还有点没擦干净的草。

开惯了城市SUV的小伙伴一头扎进大山,那种“啥都看不清”的幽闭恐惧感分分钟让人心跳加速。

尤其那种陡坡顶端一脚刹车下去,你前窗外啥影子都没有,就像玩跳楼机前那一秒,心里嘀咕着这车还能不能给力一点。

不得不说,这一刻所有老司机的嘴里噙着同一个词——“盲区”。

话说回来,越野圈的盲区可是货真价实让人心跳的家伙,和城市停车时靠边的小擦碰相比,这动辄一个轮子掉沟里,整个底盘蹭在石头上的危险狠狠地更上一层楼。

也正因如此,各家车厂疯狂卷技术、拼配置,力图让驾驶者在野外也能“眼观六路”,别掉队、别出事。

福特烈马360全景影像系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杀出重围,给越野玩家们上了份“高科技护身符”。

但问题也就搁这儿——市面上那么多全景影像,福特烈马的到底牛在哪儿?又跟老牌战神普拉多有什么不一样的门道?

咱们这回不妨抽丝剥茧,掰扯一番。

先摆明,这种360全景影像,说白了就是让人长了双“空中之眼”。

对城市司机来说,这玩意就像低配蜘蛛侠的超能力,停个车无伤大雅。

可换到腾格里沙漠、武功山林场,各种拐弯抹角的地儿,普通的视觉辅助早就力不从心。

福特烈马全景影像“自动护航”黑科技,野外越野安心感超出预期-有驾
福特烈马全景影像“自动护航”黑科技,野外越野安心感超出预期-有驾

有没用过的朋友可能觉得,它不就是倒车影像2.0?

错了!纯倒影像顶多让你不刮墙,这360全景可是在你车四周通通“打个补丁”。

而且越野工况下,动态变化太多,你得不停修正路线,时刻知道轮子往哪踩才不掉坑,不是单靠后视镜和感觉就能蒙对的。

说场景,最典型的就是上大坡——车头朝天,挡风玻璃里别说路了,有时候除了云彩和蓝天啥都看不见。

往前一点你也不敢,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前头是缓坡、断崖还是一堆大石块,真要是误踩油门那是绝对要捏一把汗的。

这个时候,全景影像就等于从车屁股头顶架起了个无人机视角,把所有盲区一网打尽。

不管是左右两边路肩、塌方碎石,还是正前方暗藏的小坡度,它通通告诉你——不用猜,不用下车察看,眼下就是这么回事。

这对小白司机来讲简直是续命良药,对老司机来说,也大幅提升了安全兜底。

有点像你打游戏有作弊器,但不让你走捷径,是把困难透明化,减少了蒙撞的风险。

现在问题来了,按说大品牌都明白这事,“普拉多”也不是啥善茬。

过往老普拉多的口碑无非稳、皮实、啥工况都顶,360全景影像这块,也没掉队。

只不过,普拉多的全景影像有点“老派作风”——操作偏保守,怎么说呢,大多数时候靠车主自己手动去按,要很专注才使得上劲。

福特烈马全景影像“自动护航”黑科技,野外越野安心感超出预期-有驾

比如你想开个全景,得老老实实瘫在中控上找按钮,再配合物理按键,再配合低速运行下才能激活,有点像用老人机。

遇到突然情况反应不过来,那就只能靠经验蒙。

对有些“顾着专注前方不想分心”的司机朋友,可能这模式并不那么贴心。

当然它的倒车影像是自动出来的,但要切回全景模式还是需要手动点两下,这跟全自动化比就差那么点火候。

福特烈马全景影像“自动护航”黑科技,野外越野安心感超出预期-有驾

福特烈马在这块可以说拿出了点创意,智能自动开启,真不是喊口号。

你只要一切扎地、轮力、巴哈、延时攀爬那些越野专门模式,系统自动跳出来给你“全景播报”,谁还用得着反复点来点去?

这对于手忙脚乱的新手司机,是福音一般的存在。

哪怕你有点分神,忘了怎么开辅助,全景影像照样按规矩乖乖跳出来,别指望把你扔在黑暗里独自摸路。

这效率和安心感,普拉多羡慕都来不及。

本质上,这种细节的自动化,是从用户角度反推技术,把“让司机更轻松”做到了点子上。

老司机当然会吹捧技能,真到野外一脚深一脚浅,省一步操作就能省一步危险。

别小瞧这点差距,真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突发情况,多一步安全预警可就是命门,咱谁还想在荒郊野岭玩“极限求生”?

说到细节,让我想起另一个常被忽视的老大难,就是所谓轨迹引导线。

啥意思?简单说,就是全景画面里加上动态路线提示,帮你预测轮子压在哪,是继续前进还是左拐右转压坑。

特别狭窄、曲折、障碍堆积的地儿,这轨迹线简直是一把安全绳。

有老司机跟我说,倒大街车位已经不难,越野这事最怕就是“看不准顿时慌”,“有时候一脚油门下去,人车合一,结果左轮早已经踏进旁边的兔子窝。”

有了这种直观线索,无疑大大减轻了心理压力,还能主动调整方向,比瞪眼睛、靠感觉靠谱多了。

辅助归辅助,智能归智能,最后还得落到人性化上,能帮咱省事才是王道。

顺便再爆个科技料,福特烈马的广角摄像不光看得多,还看到更远。

原来通用的摄像头基本是那种“够用就行”的范围,可烈马,明显主打的就是要拍个粘稠大片。

拿下视野死角,绕过钉子户,让所有障碍都无处遁形。

比你想贴近的后视镜要靠谱千百倍,尤其大晚上、雨雪天,那些暗淡影子都能亮出来,恐怕连路边小动物都得多捉迷藏一会儿。

福特的这股“全国广角”甚至让一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驾驶者发出灵魂拷问,这究竟是不是一次技术小革命?

不过大家心里怕是还有个坎,别总是吹技术,真到野外下雨下雪、再来点泥浆水坑,摄像头不是早糊成泥点子了吗?

这堵上了,不就看个寂寞?

说白了,很多全景影像在理想天气下神勇异常,一旦碰上下雨天、溅泥路况,摄像头视线简直没救,那画面跟煤矿下班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老司机自嘲:“我的360全景影像,出厂不带雨刮。”

福特烈马想了个办法,干脆搞上了一键清洗功能。

按钮一按,全自动把前置摄像头的泥点雨渍呼啦啦洗净。

谁说豪车技术不接地气,这种实用细节真让人窃喜。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可关键时刻能救你半条命。

在大雨泥浆混战、野外翻山越岭时,把全景画面搞清晰——这种关怀感,就体现在按下那颗小按钮的一瞬间。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这年头汽车“黑科技”不是越复杂越牛,而是越懂你才值得点赞。

啰啰嗦嗦说了一箩筐,好像越写越给福特烈马打广告,其实话得分两头讲。

全景影像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魔法棒,它救得了新手、减缓老司机焦虑,却不能代替技巧。

终究,扎实的驾驶功底才是野外杀敌的底牌。

但这种技术加持,的确让那些没有野外经验、对复杂路况敬而远之的小伙伴,有了多一层底线,有时就是“信心+1”,技能点全开。

躲避风险,预判难题,说到底,“全景无死角”真成了某种心理按摩的宝贝。

至于普拉多和烈马的技术路线,风格不同也算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有各的受众。

老派手动——给经验派的扎实感;智能自动——为新手省心省力;最后的比拼,归根到底看谁更懂得把人性和科技搅成一锅粥。

你没法非黑即白硬拉个胜负,但烈马这波操作,确实是在技术普及和实际体验上更进一步。

那些还徘徊在“要不要全景影像、用不用得着”的同学,真不妨试试烈马的自动开启和一键清洗,发现世界原来可以更轻松一点。

加个小彩蛋,各位野外老司机平时用全景影像的体验是怎样,遇没遇到什么窘事?还是说直接用肉眼+胆量,更多靠手感上阵?打在评论区,咱们PK一番!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