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国外汽车市场,国产汽车是否超越日系车了?只能说正在超越
老张我开车快二十年了,从最早的夏利、富康,到后来的捷达、卡罗拉,再到如今满大街的比亚迪、吉利,这车轮子转得,真是一年一个样。记得前几年,要是谁家买了辆日系车,那可是“省油耐用”的代名词,街坊邻居都得羡慕半天。可现在呢?你去4S店转一圈,销售顾问口若悬河地给你讲刀片电池、智能座舱、L2级自动驾驶,这画风,跟十年前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啊,经常有朋友问我:“老张,你说这国产车,是不是真把日系车给比下去了?”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是”或“不是”就能说清的。如果说十年前国产车还在奋力追赶,那么现在,我们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国产汽车正在超越日系车的路上,迈着坚定而迅猛的步伐。 这不仅是街头巷尾的直观感受,更是销量数据、技术革新和市场格局变化的铁证。
先说说咱们最熟悉的国内市场。这就好比是自家门口的擂台,谁能赢得老乡们的青睐,谁就是真英雄。看看2023年的销量数据,简直是一场“国产风暴”。比亚迪一家就卖了超过300万辆,这数字什么概念?比日系三强——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的销量总和还要多!长安、吉利、奇瑞、长城这“国产五强”加起来,在中国市场的总份额达到了26.3%。而反观日系三强,虽然加起来也有12.39%的份额,但它们的销量可都是“绿油油”的——全在下滑!丰田跌了12.35%,本田跌了10.12%,最惨的日产,直接下滑了24.05%。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断崖式”下跌。那么问题来了,日系车丢掉的这15%的市场,被谁抢走了? 还能有谁?除了国产五强,还有像理想、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它们靠着新能源这股东风,把日系车的老巢给端了。想想看,以前日系车最大的卖点是什么?省油!可现在,你跟一辆纯电的比亚迪海豹比省油?那不就跟拿蜡烛跟电灯比亮度一样可笑吗?而且现在的国产车,随便开个十年八年,小毛病也不比日系车多,耐用性这顶“王冠”,早就不是日系车的专属了。
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全球大市场。这就好比是国际擂台,高手过招,见真章。以前,咱们总说“中国汽车出口看日本”,可就在2023年,咱们的汽车出口量干到了491万辆,直接把日本的442万辆甩在了身后,成了全球第一。这个数字背后,是国产五强在海外市场的疯狂增长。比亚迪在泰国、柬埔寨卖得风生水起,奇瑞在俄罗斯、中东成了“爆款制造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领克都开进欧洲了。它们的海外销量增长率平均高达119%,而日系三强呢?全球平均增长率才5.8%。这差距,不是2倍、3倍,是20倍!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国产车从起跑就猛冲,而日系车还在慢悠悠地做热身。当然,老张我也得实话实说,国产车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北美市场对中国车各种“双标”打压,欧洲也有贸易壁垒,这就像给咱们设置了重重关卡。但你看比亚迪,已经大举进入日本本土市场了,这叫“农村包围城市”还是“杀进龙潭虎穴”?咱们用实力说话,总有一天能打破这些壁垒。
最后聊聊技术,这是汽车的“内功心法”。日系车现在最大的尴尬是什么?新能源转型太慢,太“佛系”。你去看看丰田,纯电车就三款,还被网友调侃“开起来像老头乐”;本田的纯电车也是寥寥无几;日产更惨,就一款ARIYA艾睿雅在撑门面。它们还在幻想靠混动和燃油车打天下,可时代已经变了。而国产车呢?从刀片电池到CTB技术,从鸿蒙座舱到城市NOA,技术迭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你去国产车的4S店,销售能给你讲半小时的智能驾驶,能给你演示手机控车、自动泊车,这些体验,是日系车给不了的。有网友调侃:“以前是日系车主嘲笑国产车‘车机卡顿’,现在是国产车主嘲笑日系车‘车机就是个收音机’。” 这虽然是玩笑话,但也道出了技术代差的现实。
所以说,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国产车超越日系车了吗?严格来说,还没“全面超越”。在全球总销量上,日系三强还是比国产五强多一倍。但“正在超越”这个趋势,已经像长江的潮水,挡也挡不住了。在国内,国产车已经实现了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反超;在全球,国产车的增长率是日系车的20倍,出口量已经登顶。这就像一场赛跑,我们虽然总路程还没追上,但我们的速度远超对手,弯道超车只是时间问题。老张我开着我的国产新能源车,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日系车尾灯,不禁想问:当有一天,我们真的在全球市场全面超越日系车时,它们会不会也像当年的日本家电一样,成为历史的回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