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

最近,不知道大家在逛电动车市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按理说,国家为了咱们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推出了新的电动车国家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

这些新国标车,从设计到配置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听起来既安全又好用,应该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才对。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可现实情况却有点出人意料,很多人在换车或者买车的时候,反而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即将退出生产线的旧国标电动车。

这就让人纳闷了,放着技术更先进、设计更安全的新产品不要,为什么大家还对旧款车情有独钟呢?

这背后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四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在起作用,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聊透彻。

首先,咱们得清楚,这个新国标车到底好在哪里。

它可不是简单地换个颜色、改个外形那么简单,而是一次从里到外的全面革新。

在实用性方面,它做了很多贴心的改动。

比如,以前很多电动自行车上那对几乎用不到的脚蹬子,在新国标的电动轻便摩托车车型里就被取消了,这样一来,脚踏板的空间瞬间就宽敞了,放东西或者伸展双腿都舒服多了。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同时,新车强制要求安装后视镜,这可是个巨大的进步,骑车的人不用再费劲地扭头去看后方来车,大大减少了视野盲区,安全性直线上升。

对于住在有坡度地区的朋友来说,新国标车也考虑到了,它提升了车辆在低速状态下的动力输出,以前遇到个地下车库的陡坡可能就得下来推车,现在骑着新车就能轻松上去了。

更关键的是,新标准放宽了整车的重量限制,这意味着厂家可以合法地安装容量更大的电池,车辆的续航里程自然也就有了保障,解决了很多人“续航焦虑”的问题。

在安全性能上,新国标更是下了大功夫。

车架的用料和结构都得到了强化,变得更加结实,抗冲击能力更强,万一发生碰撞,也能更好地保护骑行者的安全。

刹车系统也从过去的鼓刹为主,升级到了现在标配反应更灵敏、制动效果更好的碟刹系统,尤其是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能有效缩短刹车距离。

智能化方面也跟上了时代,新车加强了防篡改设计,想私自解除限速变得非常困难,一旦车速超过规定,系统会自动进行干预。

有的高端车型还配备了我们国家自己的北斗定位系统,车子停在哪里一目了然,防盗能力大大增强。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听完这些,您是不是也觉得新国标车确实不错,简直是全方位升级?

可问题就来了,既然新车这么好,为什么市场上反而是旧国标车卖得更火呢?

第一个,也是最让大家安心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政策非常人性化。

很多人一听到“新标准”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我家里那辆旧车是不是马上就要被淘汰,不让上路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工信部已经明确表示,新国标主要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也就是说,从规定的时间点开始,厂家不能再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旧国标车了。

但是,对于咱们老百姓手里已经购买并且合法登记上牌的旧国标车,只要手续齐全,车辆本身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就可以继续在路上正常行驶,并不会被强制淘汰。

这个政策就像一颗定心丸,让广大车主彻底放下了心。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既然我现在的车还能用,而且还能用很长一段时间,那我就没有那么迫切地需要去换一辆新车。

甚至对于一些正准备买车的人来说,他们也会觉得,现在趁着商家清仓,买一辆旧国标车赶紧上好牌照,也同样可以合法使用很多年,完全不用担心合规性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就非常直接了,那就是钱的问题。

新国标车增加了那么多新的配置,比如碟刹、高强度车架、智能模块等等,这些硬件的成本可不低。

生产成本上去了,最终反映到销售价格上,自然也会比同级别的旧国标车要贵上一截。

很多消费者心里都有个预期,新车上市后,价格肯定会上涨。

而另一边,那些旧国标车因为面临停产的压力,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在想方设法地清理库存,以便回笼资金,为引进新车型做准备。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于是,各种降价促销、打折优惠活动层出不穷。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一边是价格坚挺甚至可能上涨的新款,另一边是正在打折甩卖的旧款。

对于绝大多数把电动车当作日常代步工具的普通家庭来说,性价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辆车可能差价就在几百到上千元,这笔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在都能满足日常骑行需求的前提下,大家自然会倾向于选择更经济实惠的旧国标车。

第三个原因,可能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尽管新国标车在安全和配置上做了很多升级,但在一个最核心、用户感受最直接的指标上,它和旧国标车却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那就是最高行驶速度。

根据规定,无论是新国标还是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都被限制在25公里/小时。

新国标车虽好,却卖不动,内行人说出4大真相-有驾

这就意味着,在日常的城市道路骑行中,尤其是在路况较好的平地上,你几乎感受不到新旧车型在动力体验上的本质区别。

你花更多的钱,买到的是更强的车架、更灵的刹车,这些都属于“安全冗余”,是为意外情况准备的,但在风和日丽的日常通勤中,你并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带来的“爽快感”。

而人们对于交通工具最直观的感受,往往就是速度和效率。

既然速度这个“天花板”没有被打破,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次升级并没有触及到自己的核心痛点,感觉像是“换汤不换药”,因此也就缺乏了多花钱去更新换代的动力。

最后一点,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市场供需问题。

虽然新国标的政策已经宣传了很长时间,大家也都知道有这么个新东西要来了,但从政策发布到厂家调整生产线,再到新产品大规模铺货到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门店,这中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市场,消费者会发现,自己想买新国标车,但店里根本就没几款现车可选,要么是型号不全,要么就是还在途运输中。

反观旧国标车,因为是清库存阶段,店里摆得满满当当,各种品牌、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应有尽有,而且价格还特别有吸引力,可以当场挑选、付款、提车、上牌,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对于那些急着用车,比如旧车坏了需要立刻换新的人来说,一边是看得见摸得着、价格实惠的现货,另一边是可能需要等待、价格还更高的“期货”,该怎么选,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市场的这种“时间差”,无形中也为旧国标车的持续热销,又添了一把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