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用5年就换?维修工透露:牢记3点再用好几年,省下上千元!
前几天去修理厂换轮胎,隔壁车主的话让我惊了:我这轮胎才跑5万公里就磨平了,换一套花了1200块!可维修工却说我车上的轮胎再跑3万公里都没问题——要知道我的车都开4年了,跑了8万公里。
为啥有人的轮胎能跑十几万公里,有人五六万公里就报废?其实不是轮胎质量差,而是很多人没掌握养胎技巧。今天就把修理厂师傅透露的“延长轮胎寿命3大招”分享给大家,学会了至少多开3年,省下上千元换胎钱!
第一招:胎压别瞎调,高了低了都伤胎!
师傅说,80%的轮胎提前报废都和胎压有关。我之前就犯过傻,觉得胎压高点能省油,自己用打气筒把胎压从2.3打到2.8,结果开了半年,轮胎中间的花纹都磨平了,两边却还是新的。师傅骂我:这是典型的胎压过高导致的中央磨损,再开下去容易爆胎!
胎压过低更危险!我邻居冬天没检查胎压,胎压不足就上了高速,结果跑着跑着轮胎侧壁鼓了个包,幸好发现及时没出事故。师傅解释:“胎压低的时候,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变大,侧壁受力增加,不仅磨损快,还容易因过热鼓包。”
正确做法:每月至少查一次胎压,尤其换季时必须检查。胎压标准在车门柱上都有标注,比如家用轿车大多是2.2-2.5bar,满载时可以稍微调高0.1-0.2bar。最好买个几十块的车载打气泵,随时能调,比去修理厂方便多了。
第二招:定期换位+定位,让轮胎“均匀受力”!
很多人不知道,汽车四个轮胎的磨损速度天差地别——前轮负责转向和承重,磨损比后轮快;驱动轮因为要发力,磨损也比从动轮快。我堂哥的车开了6万公里,前轮花纹都磨到警戒线了,后轮却还很新,师傅说这就是没做四轮换位的原因。
师傅建议:每跑2-3万公里就做一次四轮换位,普通家用车做一次才50块钱。换位时要遵循“前换后交叉换”的原则,比如左前轮换到右后轮,右前轮换到左后轮,这样能让四个轮胎磨损更均匀,至少能多跑3万公里。
要是发现轮胎“吃胎”,比如内侧或外侧磨损严重,就得赶紧做四轮定位。我之前过坑没减速,方向盘有点歪,结果轮胎内侧磨得厉害,做了定位后才恢复正常。师傅说:“吃胎不及时处理,一条轮胎可能3万公里就废了,做定位才100多块,太值了!”
第三招:避开3个“毁胎习惯”,比换好胎更管用!
除了保养,驾驶习惯对轮胎寿命影响更大。师傅总结了3个最毁胎的行为,看看你有没有犯:
首先是上马路牙子不减速。很多人停车时图方便,直接猛冲上马路牙子,殊不知轮胎侧壁是最薄弱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把侧壁挤裂,我小区就有车主这么干,结果轮胎直接报废。正确做法是:提前减速,让轮胎慢慢接触路沿,最好找有坡道的地方上去。
其次是激烈驾驶和超载。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时,轮胎会和地面剧烈摩擦,磨损速度会翻倍;超载更不用说,我表哥开SUV拉了半车装修材料,结果轮胎直接被压得变形,花了800块换了条新的。
最后是长期暴晒和存放不当。夏天别把车停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紫外线会加速橡胶老化,轮胎会变硬变脆,容易开裂;长时间不开车的话,最好把车停在车库,或者给轮胎套上防尘罩,避免接触油污、酸碱等腐蚀性物质。
师傅最后提醒:还要定期检查轮胎,比如看看有没有裂纹、鼓包,花纹里的小石子要及时清理,避免扎破轮胎。轮胎的保质期一般是5年,哪怕没跑多少公里,超过5年也要换,因为橡胶会老化。
轮胎是汽车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不仅关系到寿命,更关系到安全。这3招其实都是基础操作,花点时间和小钱就能延长轮胎寿命,何乐而不为呢?你有哪些养胎小技巧?评论区聊聊,给身边的车主提个醒!
全部评论 (0)